站岗的心得体会6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读后感能让我们在阅读后更深入地体会书中的情感表达,在写心得体会的同时我们要保持逻辑清晰,这样才能得到进步,下面是录取选题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站岗的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站岗的心得体会6篇

站岗的心得体会篇1

津滨海讯(记者 张玮 摄影报道)“您好,大哥,健康码你申领了吗?有了健康码,咱们以后工作生活就方便了。”“大爷,今晚有大风,您没事尽量还是少出门。”“大姐,您是从外地回来的吗?给您登记一下。”3月18日晚上,虽然大风呼啸,在生态城红树湾小区门口,记者看到市级机关下沉干部梁海龙一边检查“健康码”,一边在热心地提醒着出入小区的居民。

梁海龙是一名军人,去年刚刚转业到在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工作。脱下“国防绿”,穿上“检察蓝”,身上的服装变了,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没有变。下沉社区以来,他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冲锋员”。到社区工作伊始,他便迅速融入工作岗位,积极发挥工作主动性。他多次向和韵社区了解所辖小区人员情况,关注境外和外地返津人员情况,做到重点明确、心中有数;在发现快递点易造成人员聚集时,他向物业建议放置架子写清楼号分类存放;在接到推广“健康码”使用通知后,他立即制作“健康码”下载使用图解说明,辅导社区居民使用等。

最近复工返津人员越来越多,梁海龙觉得社区卡口职守的工作在这期间更不能放松,他说,既然要干就得干好,当好疫情防控“守门员”。梁海龙把在检察院认真细致的工作劲头带到了社区,严格按“一查一测八问一帐”要求站岗执勤,认真核查信息,做好人员、车辆信息登记工作,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车,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采访中记者看到了不少居民和梁海龙主动打招呼,还有些居民看天气不好劝说他多休息。梁海龙说,在疫情防控期间,他深刻体会到了基层社区工作者的不易,也从基层一线学到了很多工作方法。同时也换来了更多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但疫情并没有结束,他仍然会坚守基层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守护好居民的平安与健康。

(稿件来源:津滨海)

站岗的心得体会篇2

9月9日晚,我们亚运马术观众服务区志愿者在老师的召集下,开始了第一次培训。这一次的培训与以往的通用培训课程不同,是一次针对观众服务区的培训。

一开始,屏幕上就打出了“欢迎加入观众服务大家庭”的标语,顿时让我们感到亲切备至。首先,老师抛出问题观众服务主要的工作是什么?同学们的热烈响应,纷纷表达自己对观众服务工作的理解。我认为如果将亚运会比作一部强大的机器,那么观众服务区志愿者就是那小小的螺丝钉,虽然不起眼,但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机器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螺丝钉的帮助,今后我们在观服的岗位上要发扬螺丝钉精神,保证亚运会在安全、祥和、欢快、热烈的氛围中顺利举行。

接下来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观服志愿者工作岗位的主要内容。我的岗位是引导员,一开始我以为引导员的工作就是很简单的引导观众有序地进入场馆。但是经过老师的介绍,我才知道原来引导员的职责有这么多。工作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例如:向观众表示欢迎、维持观众排队秩序、随时为观众提供所需信息与服务等等。

第二天,我们到达了即将工作的地方--广州马术场。看着这个与山黛融为一体的马术场,我真实到感受到亚运真的来了。在两位老师专业的介绍下,我们对马术比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我们即将服务的`岗位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经过两天的培训,让我对自己的岗位,乃至整个亚运观众服务区有了深刻的认识,认识到自己不再仅仅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而是一个同样可以为他人服务,得到别人的认同的人。

观众服务志愿者作为场馆最大的志愿者群体,也许我们的工作很琐碎,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亚运,无论我们在哪个岗位都不会感到寂寞和枯燥。我一定会用自己最优质的服务,向观众展示志愿者的微笑是广州最好的名片。让我们一起来,更精彩。

站岗的心得体会篇3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抗疫站岗小记

文/董进(江苏)

岁数大了,‘’船到码头人靠岸‘’,经常挂在嘴头一句话——站好最后一班岗!

可没想到,疫情突如其来,初七开始,每天小区大门值守,真的站起了岗。那时节疫情最为紧张,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新冠”,站在岗上,口罩手套全副武装,可心理依然打怵,看哪儿都不对劲,生怕病毒来袭。

后来病毒倒是未遇;相反,俩月小区值守收获多多。

一、结识保洁师傅

初站岗时,居民躲在家里,极少进出,老旧小区也没有物业,冷清的大门口除了我们俩值勤的,就还有一位小区保洁师傅。特殊时期,特定场合,让我们自然而然亲近许多,有抱团取暖的感觉。和保洁师傅攀谈,他是扬州人,我老家泰州的,也算老乡,于是更亲近了。

老乡姓王,每天小区保洁八小时,比我们多一小时。当时我们在小区门口支帐篷,王师傅主动过来帮忙。没剪刀,割绳子,正犯愁,他兜里掏出打火机一烧,解决了。帐篷支起来了,王师傅顾不得里面暖和会儿,拿起扫帚忙着保洁去了。

王师傅很敬业。小区里旮旮旯旯都扫得干干净净的,打扫完又用抹布把垃圾箱仔仔细细擦个遍。那时间我眼中,垃圾里似乎随处藏着病毒,但他全然不顾,有条不紊地打扫擦洗。

单位发的口罩是一次性的,最初我怕不安全,把女儿单位的“95”戴上。而王师傅竟是个布口罩。我把一次性口罩给了他两个,交代他,这是一次性的。他说,啥一次性,舍不得扔的!

聊的多了,我问王师傅一个月多少钱。“一千!退休了,闲着没事,干点活儿,也锻炼身体‘’——他很是满足。是啊,相比之下自己不更该满足么!

从王师傅身上我看到也想到许多——他榨出了我内心的“短”,也教给我面对人生后半场应有的生活态度!

二、所谓代沟差距

按说,自己也五十好几,迈入老年了,理应替老人说话。然而此次站岗,我却颠覆一向的看法,而更相信——一代更比一代强!

大多数居民是自觉的,但也有各色人等各种纠缠,比如:不配合出入登记的,不愿意戴口罩的,开车不停强闯的……站岗久了发现些规律——不自觉不守规的,大多总是中老年人。

一天晚上值班,一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妇女,气哼哼地跑到小区岗亭,兴师问罪:“我要是死了,我妹妹、妹夫不能来给我烧纸么!”说着说着,口罩拿下,嘴里不干不净,‘’就不戴口罩,你能怎么我!‘’原来上午我一同事值班严守规定——非小区业主没特殊情况又不登记的不得进入。

我一边气愤,一边自我安慰——唉!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当然这是气话,哪那么多坏人啊。不过呢,我们那个年代,物质生活匮乏,受教育也少,不像现在年轻人大多接受高等教育,——当然高等教育也未必高素质,不是也培养了不少精致利己主义者么!不过,有些老人真不该倚老卖老,要与时俱进,素质跟上!

年轻人相比显然更守规且礼貌的。每次进出总是面带笑容,主动出示卡;来小区岗亭取完快递,总是谢谢您!

有小两口,春节到回山东老家,说是山东,其实就是十来里路的相邻镇上。他们回来主动到小区登记,说非常理解政府的规定,一定好好在家隔离十四天。如此明理,没费我们一句口舌。

鲁迅曾信奉进化论,对年轻人格外关爱提携,甚至帮年轻人拎鞋子去街上补。我同样认为,年轻人一定胜过我们。当然也告诫自己——千万别老了,跟不上时代!

三、揭年轻人‘’短‘’

说年轻人好,但也得揭揭他们的‘’短‘’。

岗亭为了登记外来人口进出时间,桌上放了个钟表。一小伙子登记问:这会儿几点。我努努嘴:那不是钟么。谁知他看了一会说:我真不认识这钟了。吓我一跳!后来就不吓了,许多年轻人都如此,就见怪不怪了。

但不认识钟表,也不是啥大事。有手机,啥时间不知道啊,精准且开放——华盛顿伦敦时间都一清二楚,与世界接轨!哈。

再有个现象,按说孩子精力过剩,在家熬不住的,可年轻人进出极少。是孩子们更懂科学害怕病毒?同事道出其中秘密:熊孩子们一部手机一台电脑足矣,游戏娱乐,网课学习,宅在家里,一点不闷的。过去,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如今,疫情窝居家中,网络通晓天下。成人尚且手机不离手,何况孩子!——不过呢,该提醒还得提醒——注意视力,勤练身体!

四、意外收获

站岗久了,加上春寒料峭,不免腰酸背痛,自然总盼着早日结束。不过呢 ,还是有点意外收获:一天下来,小区门口来回走动,手机显示轻松过了好几千步,离万步任务不远了。再一个,白天站累了,夜里睡眠却好了,一觉到天亮。

其实受益的何止是身体,机关坐久了,真该沉下心来,俯下身子,接接地气,也算上了生动的一课!

——如此想来,这最后一班岗,挺好!

站岗的心得体会篇4

20xx年11月5日,是我当城市志愿者以来第一次上岗的日子。按照预定的时间我到达了所要进行服务的站点—“内环东路东二路路口”。

在前往站点的时候,天下起了雨,从小雨转为中雨,我撑着伞、骑着自行车,心里在想:为什么第一天上岗天就要下雨呢,是在考验我么?到达内环路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天考验的不止是我,而是我们。因为在前往服务站点的内环路的站点上,值上午班次的志愿者们撑着伞、无视风雨、坚定不动,站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到达了服务站点,在小队长分发了部分物资、交代了需要注意的事情之后,我们正式上岗。才知道我们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我们不可以打电话、接电话,不可以发短信,不可以穿着志愿者服装到餐馆就餐等等。

在六名志愿者当中,要保持在岗人员四名,其余两名可以先进行休息,我觉得这个规定挺人性化的。而我很幸运地,先进行了休息。在休息区域看着在岗志愿者们工作,有点心痒痒。但是,我们服务站点人流量比较少,等了很久才有人问路。他们热情地为有需要的群众指路,尽自己所能,在那边一直站着“守株待兔”。

终于到了换岗的时间,我又激动又担心,激动是因为自己终于可以为过往的群众服务;担心是因为自己其实也不太懂那些路线,害怕指错路不能帮到他们……心情挺矛盾的,所以,当看到有车在路口转弯接近自己所站的位置的时候,心里不禁提了起来。而当车子驶过之后,心里就放松了。不过,在我成功地指引了不少的路人之后,我的自信心增强了,觉得,其实也不难。

上岗、休息、上岗、休息……等待、问路、指引、等待、等待……从上午11点半到下午3点半,经历了四个小时的上岗过程,更多的是等待。到了换岗的时候,整个人累垮了,因为我饿了。但我心里的成就感很大,因为能帮到不少的人。即便累,也累得有意义。

站在人流量不多的地方,更多的是等待路人问路,这需要耐心;在为他们指引方向的时候,更需要耐心。我们必须保持微笑与耐心,为群众服务。因为我们是志愿者。

我会继续努力,让我们一起加油!一起来,更精彩!

站岗的心得体会篇5

从11月开始,无论是在车站旁,马路上的十字路口还是训练场馆里,都可以轻易见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无处不在,他们的笑容给人们展示的亚运的和谐精神。所以,志愿者成为亚运会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身为一名志愿者,我非常开心可以为亚运会服务,为这个亚洲的盛会奉献我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即使我的力量虽小,但是古语有云:聚沙成塔。我们每个志愿者都奉献出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那我们便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主体。

每天站4个小时,这对于我们这些温室的花朵,无疑是一个挑战。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有点受不了,站了没多久,脚就觉得累,想坐下来,想活动一下。有时候太阳又特别“照顾”我们,站一下就觉得热,而且马路旁,车多,尘又多,这环境让我有点难接受。每当我累的时候,我便在心里鼓励自己:我能为成为一名志愿者,能为亚运服务,是我的荣幸,既然这是自己选择的,我应该坚持下去,这也是很好的社会实践经验。每当我气馁的时候,我总是这样鼓励着自己,习惯成自然,现在的我,不再是刚开始站岗时的我,我已经习惯了这奉献的工作,而且乐于做这么有意义的工作。我知道这工作,有很多人想做都不一定可以做得到,机会总是有限的,所以我非常乐意做这工作。这不仅可以为亚运服务,还可以提升自己,真是一举两得。

我为亚运会骄傲,更为自己是志愿者骄傲。在以后的服务中,我会更加努力,在人们面前展现我们广州人的热情,展现我们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做好东道主。

站岗的心得体会篇6

今天是2020年4月10日,天气温暖舒适,我又来社区值班啦!

今天是晚班,只需要从下午四点站到晚上八点就好了,工作内容一如既往:查进出人群的出入证,测量体温,无证人员、车辆不得随意进出社区,有重要的事情要办的进行来访登记。

随着封闭社区常态化,我们的工作也轻松了很多。大多数人都愿意配合,很少有冲突发生,更不会有强行冲关冲卡的行为发生。这些在最开始封闭社区的2月份,那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据说还有的社区值班人员被群众殴打住院的恐怖事情发生。不管怎样,社区封闭和抗疫防范已经为大众所接受了,习以为常。

说起来,作为支援社区抗疫工作的志愿者,从冰雪严寒的暮冬到春暖花开的仲春,深深地体会了一把社区工作者的不易。

无论天气有多不舒适,甚至在大风纷飞的极端天气里,也要坚守岗位。我们值班的这个卡点,是在一个风口上,站一会儿就感觉身体被冻透了。所以,一开始我们值班的时候都会自己备点红糖姜水,暖和暖和一下自己。

无论体谅不体谅,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所值守的社区,可以直通到一条重要的繁华的大街上,非常方便、快捷,比较熟悉的人都愿意穿小区直上大街。然而,小区一封闭,必然会造成不便。在一开始的一两周,我们会听到抱怨,有人甚至会试图与工作人员叫板,希望能籍此进入小区。有些社会车辆甚至开得特别快,企图闯关。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是抗疫的重点,社区防疫将会常态化。真的希望身体健康、有富余时间的人也来体会一下,或许您在不得不接受社区防疫检查的时候能体会一下工作人员的劳累呢?

最后,突然觉得,能参加抗疫防控工作,在咱们老的时候也能在和儿孙聊起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有了谈资。巴顿将军鼓励年轻人参加二战抗战的时候曾经说过,当你的儿孙问你二战时你在干什么,你总不能说自己在加利福利亚的养老院铲屎吧!

哈哈,咱们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时候也没有铲屎,而是在站岗哟!

站岗的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诗经的心得体会6篇

教师廉洁的心得体会6篇

下象棋的心得体会6篇

影子教师的心得体会6篇

哲学的心得体会6篇

教师的标准心得体会推荐6篇

学习优秀教师的心得体会6篇

学语文的心得体会6篇

文明规范的心得体会6篇

教师的安全心得体会6篇

站岗的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