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蛋的数学教案7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不仅指导课堂教学,还能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在教案中,教师需要明确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和资源配置,录取选题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蛋的数学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蛋的数学教案7篇

关于蛋的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解组成,加深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解,对分和活动感兴趣。

2.知道每一个数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合方法。

3.书写数字6.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一个老爷爷、16条鱼和两个金鱼缸的图片,圆片、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

2.每个幼儿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记录纸每个幼儿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6条金鱼和2个金鱼缸的图片,提出问题:老爷爷买回6条金鱼,他要把这6条鱼养在两个金鱼缸里,要求每个鱼缸里都有金鱼,可以怎样做,你能帮助老爷爷吗?请幼儿说出分法,教师贴出实物分解图及数字分解图(不一定按顺序)。

二、请幼儿取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各分成两堆,要求每种的分法都不一样。说出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尝试记录下来。

三、在黑板上出示6个圆片及分合符号,请一名幼儿上来将他的分法逐一摆出,再请一名幼儿用数字卡摆出相应的分解式。引导幼儿观察并读出6的几种分法,知道有5种分法。

四、讨论:3有几种分法?2有几种分法?将2~6的分解式逐一摆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字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法。

五、练习:翻开用书,添画或填写6的'分解组成式。

活动延伸:

在练习册上进一步复习巩固6的分解组成和书写。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关于蛋的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购物活动,感受其中的愉快。

2、懂得购物的秩序,不在商场里随意拿取翻动货架上的商品。

3、不提出无理要求,会用商店的口吻与成人交流。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2、在活动室的购物区布置商店的场景。

活动过程:

1、和幼儿讨论购物的话题。

(1)小朋友,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来自哪里呀?(可以用玩具、漂亮衣服和小饰品举例。)

(2)商店(超市)里面什么样子?都有什么商品?那里人多吗?

(3)你和家人一起去商店买过东西吗?你最喜欢去哪个商店(超市)?

(4)商店里有你喜欢的物品吗?是什么?看到它你有没有想要买的想法?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呢?

2.翻看幼儿操作材料,理解画面内容。

(1)图画中的场景是哪里啊?画面中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2)小朋友为什么抱着一个布娃娃呢?你猜猜她想做什么?

(3)小朋友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妈妈又会怎样回答她的提问呢?

3.老师揭晓谜底,告诉小朋友对妈妈说的话。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想法。

(1)你觉得她这样做对吗?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会怎么做?

(2)你觉得妈妈会满足她的`要求吗?为什么?

(3)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妈妈对你说了"不行",你会怎么办?(引导幼儿懂得和家人进行商量,经过允许才可以购买,如果被拒绝也不能哭闹发脾气。)

4.帮助幼儿了解商店(超市)的环境,请幼儿自己提出购物时需注意的事项。

(1)在商店(超市)里面能否离开成人的视线,独自闲逛?

(2)在得知家人的购物计划后不配合妈妈购物,只是看自己喜欢的物品,这样对吗?

(3)在商店(超市)内随意摆弄商品,甚至破坏商品的包装。这样可以吗?

(4)没有付钱的商品能不能拆开包装或直接享用呢?

5.情景游戏《购物》。(老师装扮营业员,幼儿扮演顾客分组进入购物区自选商品并和营业员进行交流。)

关于蛋的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1、熟练掌握8的分合法。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数字卡 棋盘 不同颜色的棋子 旋转六面体 各色旗 扑克牌

活动玩法:每组5名幼儿,一幅棋盘,每位幼儿一套1——7的扑克牌,每名幼儿持一粒不同颜色的棋子,将各自的棋子放在起点,按照自己的标志次序轮流掷旋转六面体,掷出数字几,就向前走几步,如果走到没有图案的格内,就让下一位幼儿掷旋转六面体; 如果走到有图案的格子内,就大声说出图案的数量,并向其他幼儿提问该数字和哪一个数字合起来是8,然后与同伴一起从自己的数字卡中拿出相应的数字卡, 拿对的幼儿向前走一步,拿错的幼儿原地不动,看谁先走到终点,谁就在城堡的最底层插一面与自己棋子颜色相同的彩旗。游戏反复进行,谁的彩旗第一个到达城堡的顶端,谁就取得胜利。

活动规则:1、游戏要按顺序轮流掷旋转六面体。

2、必须按照要求拿对相应的`数字才能继续往前走。

活动过程:1、请幼儿到棋馆下棋,引起幼儿的兴趣

2、交待游戏的名称、玩法和规则

3、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4、游戏结束,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关于蛋的数学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生活中出现的等分的问题,如:吃午点,还剩了10个小西红柿,有两个孩子们吃,让他们两个自己分,一人一半;或在美工区活动时孩子们分纸等问题,展开了此次的活动。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二等分的含义,学习二等分的方法。

2、操作目标:通过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方法给图形二等分,体验等分中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

3、能力目标:探索对不同图形进行二等分。

发散点:运用不同的等分线对图形进行等分。

活动准备:正方形彩色纸片若干、多项操作学具、棋盘若干,记录单,剪刀,铅笔、手偶

活动过程:

(一)等分图形

1、以情景引入。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这个问题情境,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能够更加生活化地展现生活的数学,更加易于幼儿的理解。

(1)出示手偶:“你们看谁来了?”幼儿:“是平平姐姐。”

(2)以手偶表演,教师问:“平平姐姐今天怎么不高兴了,有什么烦恼吗?”平平(教师扮):“今天早上吃早点,我发现只有一片面包片了,可是我要和盈盈一起来分享,小朋友,你们快帮我想想我该怎么办呢?”

(3)师:“谁想到好办法了?”幼儿:“把面包片分成两份不就行了吗!”

(4)平平(教师扮):“可是分完了会有大有小,怎么办?”

(5)教师出示正方形的彩色纸片,提问:“面包片是什么形状的?”幼儿:“正方形的.。”教师:“那我们就用正方形的纸来代替面包片帮平平姐姐来分成两块一样大的!”

2、提供幼儿正方形纸和剪刀,请幼儿操作。提供给幼儿尝试的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并可以不受限制地尝试各种二等分的方法,用剪刀将其剪开的方法便于幼儿验证两部分是否相等。

3、小结:

(1)师:“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几块什么形状,你是怎样分的?”

(2)师:“有几种分的方法”(对角和对边折)

(3)师:“怎样证明这两块一样大呢?”(比一比)

(4)师:“怎样分才能一样大呢?”

(5)教师于幼儿共同总结:只要找到了中心线,就可以将一个分成两个一样大的。进一步引导幼儿掌握二等分的关键要点。

(二)运用学具进一步探索。只用纸来等分,以现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所致,比较精确的二等分方法只有对角和对边折两种,运用学具,抓住学具有洞洞点的特点,可以让幼儿进一步尝试以各种折线为中心线进行正方形的二等分,并且能够保证精确性。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是幼儿在明确等分要求的基础上自由地尝试二等分的多种方法。此环节更加注重幼儿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同时渗透了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的道理。

1、师:“你们用了两种办法,还有没有更多的方法呢?”

2、请幼儿运用学具进行尝试,并准确找到不同形状的中心线,探索检验的方法。检验能够证明所分的两部分是一样大的,检验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为幼儿投放了与一块学具板相同的作业单的目的就是能够在记录等分方法的同时,还可以剪开记录后的作业单进行比较证明。除此方法还可以比较等分线两侧的洞洞子每排数量是否相同等方法。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针对寻找不同的中心线以及检查的办法进行指导,并引导幼儿记录、检验。

4、小结:展示幼儿作业单,谁来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进行了等分,你是怎样指导它们是一样大的。请幼儿将有创新的分法介绍给其他的幼儿,并展示不同检验相等的方法。让幼儿能够有交流展示的机会,并且结合大班幼儿集体学习的特点,鼓励幼儿创新。

关于蛋的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点数5以内的数。

2、 能根据物体数量多少进行正确的分类。

3、 培养幼儿对按物体数量进行分类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足够盒数的水彩笔。

2、 3-5不同数量的实物卡片。(第一类实物卡片上涂有3-5不同数量的红色圆点,第二类实物卡片上涂有3-5不同数量的黄色三角形,并且两类实物卡片的数量足够。)

3、 分别标有3、4、5,3所平面图形房子。

4、 数量足够的红色五角星。

教学重点:

按物体的数量进行正确的分类。

教学难点:

培养幼儿分类的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儿歌《我家有几口》

师:嘘,嘘……,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我家有几口》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我这个小娃娃,组成三口是一家,亲亲热热在一起,我们都爱这个家。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爷爷,有奶奶,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我这个小娃娃,组成五口是一家,亲亲热热在一起,我们都爱这个家。

过程:

1、师生共玩游戏《我家有几口》

师: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幼儿:拿出一支爸爸喜欢的水彩笔,师:有妈妈,幼儿:拿出一支妈妈喜欢的水彩笔。

师:还有我这个小娃娃,幼儿:拿出一支自己喜欢的水彩笔。

师生:点数1、2、3,组成三口是一家,亲亲热热在一起,我们都爱这个家。

师: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爷爷,幼儿:拿出一支爷爷喜欢的水彩笔。

师:有奶奶,幼儿:拿出一支奶奶喜欢的水彩笔。

师:有爸爸,幼儿:拿出一支爸爸喜欢的水彩笔。

师:有妈妈,幼儿:拿出一支妈妈喜欢的水彩笔。

师生:点数1、2、3、4、5, 组成五口是一家,亲亲热热在一起,我们都爱这个家。

(用儿歌的形式点读3--5的数。游戏结束后,教师立即让幼儿把水彩笔教上。)2、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师:瞧!这是什么呀?(教师把早已经准备好的第一类实物卡片中的一副贴在黑板上)幼儿:卡片。

师:让我们来数一数,每张卡片上红色圆点的个数吧!(师生点数)师:请小朋友数数自己手中的卡片上有几个红色圆点!(稍停片刻)嗯,老师发现小朋友们已经点数完了,现在请小朋友们给自己的卡片找朋友吧。(说明:从这一排小朋友开始,以开火车的方式,给自己的卡片找朋友。如果自己的卡片上有三个红色圆点,那么贴在黑板上有三个红色圆点卡片的下边;然后依次类推。)幼儿:开始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教师要适时及时的表扬表现好的小朋友,给表现好的小朋友的额头上贴五角星,并鼓励其他小朋友向他们学习。同时为进行书上的相等物体连线打下了基础。)

3、学习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对应摆放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教师把标有3、4、5,3所房子平面图贴在黑板上。)眼睛开开,看这是什么?

幼儿:小房子。

师:小房子上分别标有什么数字?

幼儿:1 2 3师:小朋友真聪明,现在请你们看看自己手中的卡片,点数自己的卡片上,有几个黄色的三角形!(稍停一会)好了,小朋友已经点数完了。现在天快黑了,我们把图形宝宝送回家吧。(说明:如卡片上是3个黄色三角形,就把他送到标有3的房子下面,依次类推。)本环节最后,师生共同检查,是否有的小朋友把图形宝宝送错了家,为什么?

4、进一步理解3-5的数幼儿用书教学结束: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观察我们周围有3-5的实物吗?(如3个皮球,4面窗户,5盆花等等)教学延伸:课间玩《我家有几口》。

玩法说明:播放儿歌《我家有几口》。让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边走边念儿歌,当念到我家有3(4/5)口时,幼儿赶紧3(4/5)个抱在一起。

关于蛋的数学教案篇6

第一单元:一位数除多位数

口算除法(第1课时)

教学内容:p1 例1、例2

教学要求:会口算简单的一位数除多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口算下列五组题

30÷3 80÷8 20÷2 60÷6 90÷3

6÷3 8÷8 6÷2 6÷6 3÷3

二、展开

1.例1

(1)提出问题学生尝试:口算36÷3

① 你可以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直接算。

② 想一想: 区别在哪里,有联系吗?

(2)汇报:你是怎样得出结果的?(板书学生的算式思路)

(3)评价:选择另外方法计算,通过比较,得出

较简便。也可以直接这样想:36÷3=12(强调高位算起)

2.自己编类似的题目,口算说出得数。

3.从学生编题中抽取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

(1)学生尝试练习,说各种方法。

(2)归纳方法:

4.练习:

(1)比一比,算一算。

9÷3 24÷4 56÷7

90÷3 240÷4 560÷7

900÷3 2400÷4 5600÷7

(2)算算,填填。

40÷2=□ 90÷3=□ 70÷7=□ 80÷4=□

8÷2=□ 6÷3=□ 7÷7=□ 4÷4=□

48÷2=□ 96÷3=□ 77÷7=□ 84÷4=□

5.巩固

39÷3 26÷2 42÷2 55÷5

88÷8 93÷3 48÷4 76÷4

87÷3 56÷4 30÷2 91÷7

6.光荣题:从自编题中找出一位数除三位数。

693÷3 说出口算方法。

三、作业:课堂练习

四、教学后记:

笔算除法例1(第2课时)

教学内容:p3 例1

教学目标:使学生懂得除的顺序、商的定位。

确进行被除数最高位的数不小于除数的一位数除二、三位数计算。

教学重点:除的顺序和商的定位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口算

44÷4 36÷4 84÷2 63÷3

75÷5 81÷9 52÷4 42÷3

69÷3 48÷3 56÷4 78÷2

谈口算过程

在算两数之商时,我们可用口算的方法,也可用笔算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笔算除法"。也就是列竖式做除法,这里要求用同学们注意竖式的格式、除的顺序、商的定位等。

二、展开

1.出示例1,读题、理解题意,列式,怎么分?

列竖式计算 69÷3

(1)顺序: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十位上的"6"除以"3"商几写在哪一位上(十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

② 23=6 6-6=0 0不用写。

划--,如果把这过程比喻下一档楼梯,那这一档楼梯可不方便。

(2) 把个位上的9移下来,对齐,9除以3,商几?写在哪一位上?这里的0一定要写,表示最后的作数为0。

(3)请大家边说边把这题做一遍,请一位同学说一说笔算顺序,及各部分数字各表示什么?

(4)光荣题 边做边说过程

2.练习:课本练一练。

四、布置作业:课堂练习

五、教学后记:

笔算除法例2(第3课时)

教学内容:p5 例2

教学要求:掌握"除某一位时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后一位的数合起来继续除"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进行一位数除整十数和表内除法组合的口算训练。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三年级三个班搞活动,共用去342元人民币,平均每个班用去多少钱?电脑显示课本上的图示。

提出问题: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吗?

学生汇报分法。

2. 尝试练习

(1)你能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出342÷3吗? 独立尝试,列出竖式。

(2)组内交流,自主评价。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3)自学课本,比较差异。翻开课本,比较一下自己的算法与课本上有哪些不同?师板演(边写边说三句话)

着重强调:在十位上商1,还余1,把余下的1怎么写?十位余下的1与个位上移下的2合起来是12,12除以3,商几?写在哪一位上?

(4)形成方法。比较342÷3与69÷3有什么区别?(每一位除好都没有余数,而这题十位除好有余数,余数怎么办?如果不是最后一位的余数,都要与下一位合起来继续除)

3.正误辨析。余数要比除数小 余数要和后一位继续除

4.练习:试一试,练一练。启发学生说出各题哪些们除后带余数,哪些位除后不带余数。

5.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6.课堂练习。

三、教学后记:

练习一1--5(第4课时)

教学内容:p7 1--5

教学要求:能熟练地进行一位数除二、三位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1.口算。

2.对比练习。

243 165 128 194

72÷3 80÷5 96÷8 76÷4

计算并比较上、下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根据这一关系,求下列□。

1233=□ 2434=□ 1377=□

□÷3=□ □÷4=□ □÷□=□

3.算一算,填一填。

30÷3=□ 80÷4=□ 60÷6=□ 50÷5=□

18÷3=□ 16÷4=□ 12÷6=□ 35÷5=□

48÷3=□ 96÷4=□ 72÷6=□ 85÷5=□

①作为口算,分拆成两位数

②作为笔算,除的顺序,从高位算起,十位除后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4.列竖式计算。

(1)竞赛80÷6 92÷3 85÷5

68÷4 72÷9 90÷5

98÷7 84÷6 96÷4

(2) 864÷4 715÷5 765÷3

936÷2 762÷6 966÷7

696÷4 984÷8 625÷5

教学后记:

练习一6--12(第5课时)

教学内容:p8 6--12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1. 6□

8□

□4

2.对照训练。

1)看: 45÷8=□......□ 写:□8+□=45

73÷9=□......□ □9+□=73

58÷7=□......□ □7+□=58

2)看:□5+□=47 写:47÷5=□......□

□8+□=52

□7+□=47

□6+□=50

根据有余数除法算式写乘加算式。

根据乘加算式写有余数除法算式。

3.在□内填数。

68=□4 □3=89

76=□3 2□=69

84=□2=□3=□4=□6

4.应用题:①要求几个问题。

②数量关系是什么?

③列式计算。

5.作业:课堂练习。

教学后记:

笔算除法(第6课时)

教学内容:p9--10 例3

教学要求:1.掌握被除数前一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的方法。

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里填数

(1) 744=296 52÷7=364

296÷4=□ 364÷7=□

(2) 280÷4=□ 350÷7=□

16÷4=□ 14÷7=□

296÷4=□ 364÷7=□

二、展开:

1.尝试计算29÷4 296÷4

2.小组交流讨论

(1) 看被除数的前一位,2除以4,不能商1,怎么办?

(2) 看被除数的前两位,29除以4,商7要写在哪一位上面?前后两个7表示相同的意思吗?

(3) 余数1移下来,16除以4,商4要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3.汇报并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

4.总结出法则:学生用自己语言总结(简单板书)。与书上比较,哪个更好,突出关键字。

三、巩固。

练一练,列竖式计算。

四、 作业,课堂练习。

五、教学后记:

笔算除法(第7课时)

教学内容:p11--12 例4、例5

教学要求:掌握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根据上面的算式,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① 273=81 ② 467+3=325

81÷3=□ 325÷7=□......□

二、展开。

1.观察: 81÷3=27 273=81

有什么联系,说明了什么?→验算方法。

2.笔算:322÷7 板演,并说计算过程。

猜想:325÷7 有无余数,是几? 做一做。

根据②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方法

3.练一练:3427÷7 并验算。

4.小结:今天的作业能保证万无一失吗?

为什么?用什么方法?

没余数除法:除数商=被除数

有余数除法: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三、巩固:

练一练:

① 先估商位数,再列竖式,验算,反馈。

② 根据有余数与无余数分成两类,得出被5整除数的特征,验证。

四、教学后记:

练习二1--4(第8课时)

教学内容:p13 1-4

教学要求:初步认识乘除法关系,能准确并熟练地试商。

教学过程:

1. 口算。

2. 算算,填填。

200÷5=□ 400÷8=□ 420÷7=□ 540÷6=□

35÷5=□ 24÷8=□ 28÷7=□ 12÷6=□

235÷5=□ 424÷8=□ 448÷7=□ 552÷6=□

3. 对照练习。

275 367 486 539

135÷5 252÷7 288÷6 477÷9

4. 在□里填正确的数。

2□4=104 8□7=588 6□6=372

8□5=425 4□8=392 5□9=486

方法: 204=80 □4=104-80=24 104÷4 (基础好的)

5.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480÷5 810÷6 376÷8 364÷7

512÷8 315÷9 846÷3 272÷4

6. 计算并验算。

288÷3 392÷8 738÷9

956÷4 342÷9 235÷5

7、教学后记:

练习二5--12(第9课时)

教学内容:p13--14 5-12。

教学要求:巩固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过程:

1. 口算(第6题)

34÷2 72÷3 84÷3

45÷3 96÷4 78÷2

64÷4 58÷2 75÷5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0÷2 4÷2 分用别竖式方法口算。

2.计算并验算。

288÷3 392÷8 738÷9

956÷4 342÷9 235÷5

并改成乘法算式

3.在□里填正确的数。

6□8=504 5□7=371 4□9=432

3□6=228 9□8=760 7□4=312

4.应用题(9、10、12)

① 口述数量关系

② 解答

③ 改编成一乘一除

5.开放题(11)

独立设计方案,交流汇报。

6、教学后记:

练习二13--17(第10课时)

教学内容:p15 13-17

教学要求:理解乘加两步计算题和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初步培养函数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1. 在□里填数。

756÷□ = 875÷□ =

2. 观察下面的算式,在□里填上正确的数。

534+3=215 215÷4=□......□

768+5=613 613÷8=□......□

347÷8=43......3 □8+□=347

3.第15题。

4.填表。

①哪个数量是不变的(每分飞行的米数)

②哪两个数量是变化的(飞行时间和飞行的米数)③变化的两个数量中,哪一个数量的条件是已知的,用什么方法求出未知数量

④变化的两个数量相除,得到的是什么数量,这个数量的值是不是一定的。

5、教学后记: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第11课时)

教学内容:p16--17 例6、例7

要求:掌握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遇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位上商0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104×4=416 1003×4=4012

416÷4=□ 4012÷4=□

先求出积,再转化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看看商有什么特点?

二、展??

这两道题商中间都有0,怎样用竖式计算?

1.学生尝试 416÷4

2.师生共同列竖式计算,边讨论边板演计算:十位上为什么商0?

用4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1,不够商1,就要在十位上写0,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再继续除。

3、4012÷4 学生独立练习

中间有几个0?它们是怎么来的?

4、光荣题:563÷8

学生独立尝试并验算,师板演

说:商末尾为什么会有一个0,这个0是怎么来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怎样验算?

5、讨论:什么时候用0占位?

三、巩固:

① 1700÷5 722÷3(先说商的位数再计算)

②练一练:1.

③改错:说说错误原因。

四、教学后记:

练习三 1-4(第12课时)

教学内容:p18 1--4

要求:能熟练掌握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过程:

1.在方框里填上商和余数。

3 □......□

6 □......□

242÷ 7 = □......□

8 □......□

9 □......□

2.列式计算

(1)520里包含多少个5。

(2)138是6的多少倍?

(3)一个数的7倍是840,这个数是多少?

(4)619除以3,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5题的解法有什么共同之处?说明了什么?

请你用不同的`方式叙述520÷5

3.计算并验算(正确率比赛)

602÷3 804÷5 848÷8

368÷9 472÷6 515÷5

4.在□里填数。

23×6=120+□

5、教学后记:

练习三 5-9(第13课时)

教学内容:p19--20 5-9

教学目标:能熟练掌握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过程:

1.对照上式,填写□里正确的数。

(1)72×3+1=217 85×9+8=773

217÷□=□......□ 773÷□=□......□

104×8+5=□ 255÷7=36......3

□÷□=□......□ □×□+□=□

2.在□里填正确的数,说说你是怎么想?鼓励多种方法。

① 可以先求出等式一边的得数,再分析另一边求什么算式的末知数。

② 分析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3.第七题, 因为除数是8,所以最大的余数是7。

4.第八题

方法:①观察,找突破口。

②分析各种可能的结果,逐一检验,依次求出所缺。

5.第9题

先分解为2个因数相乘的积,再分解为3个或4个因数相乘的积。

教学后记:

练习三 10-13(第14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 10-13

教学目标:能熟练掌握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过程:

1. 第10题。

① 根据6个数的特点,要使一位数除三位数的商最接近200,则可考虑接近800的数除以4或接近1000的数除以5。

② 列出可能的情况。

856÷4=214

798÷4=199......2

987÷5=197......2

③ 选择正确的。

2.填表。

①审题,分析题目中的三个数量,说出哪个量不变。

②求出末知数,数量关系如何?

③从表中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3.填表。

①找出三量及三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②求出末知数。

③说说除法算式都表示什么意思?

4.第13题。注意解题策略的训练

5.智力游戏

教学后记:

关于蛋的数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两种物体按交替重复的规律排序。

2.通过游戏活动,探索发现简单的排序规律,发展逻辑性思维能力。

3.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学习将两种物体按交替重复的规律排序。

活动准备

1.教具:一串红绿彩灯,两种星星按规律排列的全范例板、半范例板与填空范例板,两种大小不同的.水果按规律排列的全范例板,两种图形按规律排列的全范例板。

2.学具:“小星星”,《操作册》第1册第7-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红绿灯。幼儿模仿司机,在线上开车。教师念儿歌《红绿灯》(附后),当说“红灯亮”时,幼儿在线上蹲下;当说“绿灯亮”时,幼儿继续开。

2.集体活动

(1)教师出示水果全范例板,引导幼儿了解水果是按大小间隔规律排列的。

(2)教师出示彩灯,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发现这些彩灯是按红绿间隔规律排列的。

(3)教师拿出用学具“小星星”排列的三种范例板,让幼儿根据范例板上的提示,尝试自己用“小星星”的学具照样子排列。

3.分组活动

第一组:发现规律。出示两种图形的全范例板,让幼儿发现这些图形是按方的、圆的间隔规律排列的。

第二组:完成《操作册》第1册第7页的活动。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关于蛋的数学教案7篇相关文章:

关于数学课作文7篇

关于集合的教案参考7篇

关于集合的教案通用7篇

关于布的语言教案精选7篇

关于勤的教案精选7篇

关于球的体育活动教案优秀7篇

关于球的体育活动教案精选7篇

幼儿园关于水的教案参考7篇

关于沙的教案模板7篇

关于火的科学教案通用7篇

关于蛋的数学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