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媒体教学的融入,教案能够丰富课堂表现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教案的准备过程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环节,拓展其专业视野,下面是录取选题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国石拱桥》教案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国石拱桥》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二、简介作者: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家、社会活动有。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本文最早以表于是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介绍有关说明文的知识。
四、朗读全文并思考:
1、石拱桥有什莫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中国石拱桥有什莫特点?不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3、文中例举了我国哪几座有代表性的桥?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
4、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因为赵州桥、卢沟桥体现出中国石拱桥具有的共性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5、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看看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些特征。
赵州桥:卢沟桥:
形式优美:“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卢沟晓月两旁石柱上不同姿态的狮子
结构坚固:一千三百多年,还保持原来的雄姿两岸河堤被冲毁,卢沟桥从未出事
历史悠久: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6、作者在说明中国石拱桥这些特点的时候,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呢?
这两座桥是我国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又具备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所以以这两座桥为例很有代表性。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选择两者可以互相对照,互相补充,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特点。
作者在介绍两座桥时,既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又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请同学们找出来。(共同点是都介绍了地点,修建年代,及它们的结构特点。不同点是在介绍赵州桥时顺便说明了桥的设计者,介绍卢沟桥时作马可波罗的话来赞扬其高度的技术成就和艺术价值,还介绍了卢沟桥的的特殊历史价值。
独拱石桥:一、只有一个弓型大拱(最长、无坡)
(赵州桥)二、拱肩上各有两小拱(省料、防洪、美观)
三、28道拱圈拼成大拱(独立承重)
四、结构匀称环境和谐古朴美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思考: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否调换?
第一个特点说明大拱的长度以及形状;第二个特点说明拱上加拱的创造性的设计;第三个特点说明大拱的拱圈的作用;第四个特点说明全桥的结构匀称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四个特点按从主到次的顺序安排,不能互换。
联拱石桥:1.十一个拱联成整体,坚固。
(卢沟桥)2.桥面用石板铺砌成,平坦。
3.石栏上雕刻有狮子,美观。
7、学习9、10自然段:
第9段:(1)概括这段内容: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2)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
原因有三:首先,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赵州桥、卢沟桥正是杰出代表);再其次,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民的勤劳智慧,才可能利用丰富的石料,才可能发扬优良的传统。
第10段:概括了中国石拱桥现代的发展。
提问: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呢?
归纳:长虹大桥,世界最长的独供石桥,拱长一百一十二点五米,是赵州桥的三倍。双曲拱桥,世界上仅有,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最长一孔一百五十米。这种钢筋混凝土拱桥继承发展了石拱桥的传统。
这种新发展,新成就,是因为一条新原因: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
五、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粗的词“石拱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
不能互换。因为课文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所以第一句紧扣题目,使用“石拱桥”的概念。远古时候,人们只能以神话的形式认识世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这里只能用“桥”,才能跟“神话”相照应。至于“把拱桥比作虹”则紧扣“拱桥”桥洞呈弧形的特点。
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粗的词能否去掉?)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6.(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带点字能否删去?
“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7.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②卢沟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从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
六、体会本文的说明方法:
(1)打比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2)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类别。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清楚,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引用。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nfeaf5脑抻铩俺踉鲁鲈疲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列数字。有概数、确数之分,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6)摹状貌。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用摹状和排比的手法,描绘石刻狮子的“千态万状”,说明了卢沟桥的优美装饰,突出了桥的形式美。
(7)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七、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指名读1、2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开头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第4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第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指名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由整体到局部
(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间;
长虹大桥:建于一九六一年。
提问: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八、小结: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中国石拱桥》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几种说明方法。
4、让学生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是石拱桥的杰作,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 造;了解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几种说明方法,体味准确、生动的语言。
课时.计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理解选材的典型性,研讨 文 中介绍赵州桥的部分。
教学内容
一、课题引入生活中,你见过很多桥,这些桥各有各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看两幅图片,说说这两座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自学辅导
1、出示投影检查预习。
2、学法指导:这是一篇说明文,阅读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3、教师范读课文,并投影下列问题。
①中国石拱桥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②用一句话概括每段段意,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③中国石拱桥很多,文章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重点说明的例子?
提问、启发、归纳以上问题,并板书。
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后小结。
①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②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顺序。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典型杰作——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③这两座桥是我国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又具备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所以以这两座桥为例很有代表性。 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选择两者可以互相对照,互相补充,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特点。
三、重点研读过渡:
作为杰出代表,赵州桥和卢沟桥各有什么特色呢?作者怎样说明的呢?
①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赵州桥的?
②赵州桥有哪些特点?
③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设计一段话,然后向游人介绍赵州桥的有关情况。
学生齐读课文课文第4、5段,思考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完成。
归纳:
①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抓住“著名”“最古”两个词语,先概括介绍桥的地理位置、建桥时间;再介绍桥的长和宽;然后逐一分析桥身的结构特点及其科学原理。
②弓形独拱;拱肩加拱;拱圈拼成;结构匀称。
③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四、课时小结
通过学习和研讨,我们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理清了本文的说明顺序,领略了赵州桥这座独拱石桥的独特魅力。那么作为联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魅力呢?
五、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相关资料。
《中国石拱桥》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及运用的.规律。
3.学习本文的写作顺序。
4.学习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特点,学会品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运用规律。
通过比较赵州桥与卢沟桥的特点异同,让学生了解说明文中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应该注意的两个规律,即一是被说明对象有几种类型,一般说来,就应相应地举出几个例子;二是在说明文中举例子的时候,必须考虑所举例子的代表性,代表性的标准之一,就是所举例子一定要具备被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
2.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方法。
说明文的语言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的特点,而本文语言在准确性上更突出,因而将分析本文语言准确性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分析语言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分析的方法,教会学生用"删除法"来品析语言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桥的解释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桥,同学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桥呢?
学生七嘴八舌答:公园里的九曲桥,长江大桥,河上的一般桥,立交桥,江南的小桥等等。
同学们见过形形色色的桥,请你用一句话解释什么是桥?
学生思考回答。
你们知道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是如何解释桥的么?他风趣地将桥解释为"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多么形象的解释啊!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桥梁当中,主要有梁桥、拱桥、吊桥三大类型,而拱桥极为常见。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茅以升写的一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二、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点。
2.学习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
三、研读课文,总结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规律
1.自读全文,添加修饰成分。
自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在题目"中国石拱桥"前面添加修饰成分。分析时,要结合课文内容阐述理由。
2.概括特点。
在添加修饰成分的基础上,请学生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到处都有;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其中前三点是其最主要的特点。
3.分析说明方法,总结运用规律。
(1)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学生思考回答。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两座桥的例子。
(2)展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图片,讲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桥为例子呢?
学生观察回答。赵州桥是独拱桥,卢沟桥是联拱桥。两座桥类型不同,所以举这两座桥。
(3)你能否从中总结出说明文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规律吗?
请学生总结。说明文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时,被说明对象有几种类型,一般说来就应该相应地举出几个例子。
四、重点研读赵州桥和卢沟桥部分
1.朗读文章,比较相同特点。
(1)请男生和女生分别朗读课文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部分,边读边思考两座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都共同体现了中国石拱桥:①形式优美;②结构坚固;③历史悠久的特点。
(2)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明。
学生比较分析。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卢沟桥:修建于1189到1192年间。可见两座桥历史悠久。赵州桥:建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足见其坚固。
教师插入追问:为什么它能这么坚固,一直使用到今天呢?有没有什么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它有两个独特的设计,一是,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关键在于增加了桥洞的过水量,在河水暴涨的时候,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二是,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教师继续追问:这两个独特的设计在写作顺序上能否颠倒位置呢?
学生思考回答。不能。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赵州桥首创的肩拱的主要特点,而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则其他拱桥也有并列砌筑的。所以按其特点大小作为列举的顺序。不能颠倒。
教师继续追问:说明文在安排写作顺序说明事物特点原因时,常常采用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写作顺序,请从本文中再举一个例子。
学生思考回答。在介绍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时,首先、其次、再其次,采用的就是由主到次的写作顺序。
请学生继续分析两座桥的特点。
卢沟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教师插入追问:这是用了什么方法说明它的坚固?
学生思考回答。作比较。拿两岸河堤和卢沟桥作比较突出卢沟桥的坚固。赵州桥: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和谐;桥上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卢沟桥: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都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美。
(3)中国石拱桥很多,除两座桥结构不同外,为什么作者单单举这两座桥为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呢?总结举例子说明方法运用规律二。
那是因为这两座桥都共同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总特点。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归纳一下,举例子说明方法在运用时的第二个规律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在说明文中举例子的时候,必须考虑所举例子的代表性。代表性的标准之一,就是所举例子一定要具备被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
2.探究思考,比较不同点。
两座桥都共同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但在说明时作者写作角度又各有所侧重,请认真阅读文章比较两座桥写作上不同的侧重点。
学生思考回答。赵州桥:侧重介绍四个特点,因为这是赵州桥与其他桥最突出的区别,有许多特点是赵州桥独有的所以重点介绍。卢沟桥:侧重介绍狮子的雕刻优美,桥与四周景色的配合,突出形式上的美。另外单独介绍其在历史上的纪念意义,突出其历史价值。
总结,不同的桥的共性之外总有其个性,因而说明事物时即要抓住共性同时又要体现个性,才能在说明事物特点时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五、了解我国石拱桥的新发展、新创造
解放以后我国石拱桥又有哪些新发展、新创造呢?
学生看书后回答。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建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新创造。
教师展示三维动画双曲拱演示,告诉学生双曲拱类似自行车的泥瓦造型,目的是更加坚固。
六、总结
1.归纳特点。
通过阅读,我们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1)形式优美。
(2)结构坚固。
(3)历史悠久。
(4)到处都有。
(5)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其中前三点是其最主要的特点。
2.归纳规律。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总结出了举例子说明方法运用的两个规律。即,一是,说明文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时,被说明对象有几种类型,一般说来就应相应地举出几个例子。二是,在说明文中举例子的时候,必须考虑所举例子的代表性。代表性的标准之一,就是所举例子一定要具备被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
第二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学习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二、理清说明顺序
1.说明文的说明顺序通常有哪三种?
学生回答。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本文重要采用哪一种说明顺序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
学生思考回答。本文主要采取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具体体现在:
(1)从概括到具体。文章开篇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概括介绍,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来具体说明是具体介绍。好处是既给读者以整体特点,又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印象深刻。
(2)由主到次,由大到小。介绍赵州桥特点(二)和(三)时,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安排两个特点;介绍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时,按由主到次的顺序安排三个原因。好处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三、品析语言,学习方法
1.分组合作,品析语言。
(1)说明文语言要求科学而准确,可我在读课文时却发现本文有许多地方语言很不准确。例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一句中的"大约、可能",这些词,明明都不确切,怎能说准确呢,应该都删掉,这样语言就准确了,你们同意老师的意见么?
学生可能回答:不同意。
教师追问:为什么?谁能讲讲理由。
讨论使学生明确:"大约、可能"在这里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是作者根据已有资料记载进行的推测。删去后变成确切的时间和准确的记载反而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说明不准确,不科学了。所以不能删掉。
教师追问:在这里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来分析语言的准确性?
明确:"删除法"。
(2)本文还有类似的语言情况吗?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合作。在文中画出这样的句子,用"删除法"试着分析它的准确性。
四人小组合作,互相帮助画出句子,在小组交流各自的分析。
四人小组代表在班级发言。
文中语言准确性句子举例。
①"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中的"各"字使用准确。"各"表示在大拱的两肩上分别有两个小拱共四个,去掉"各"后,意思变为只有两个小拱,数量少了。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语言表达不准确。
②"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中"拼成"一词使用准确。意思是拼合而成,表示28道拱圈并列砌筑的特点,正因如此,其中的一道坏了其他各道才不会受到影响。
教师追问:将"拼成"换成"组成"行不行?
学生思考回答。不行。因为"组成"组合而成,不是并列砌筑,因而一道坏了其他各道都会受到影响,不符合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因而不行。
学生小组继续发言。
③"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中"几乎"一词使用准确。"几乎"表示程度,指桥面的平坦程度,将几乎去掉后,变成桥与水面平行不符事实,语言表达不准确。等等。
2.归纳方法,总结技巧。
(1)各小组找到不少语言使用准确的例子,分析得也很好。请同学们从这些例子分析中总结一下,看看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有没有方法技巧?
学生思考回答。
①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方法技巧。
②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删除法";二是"替换法"。
分析说明文语言使用准确时可以按"四步骤分析法"分析,即,一步指出词语表示意思或作用,例如表频率、表范围、表程度、表数量、表猜测、表时间等。二步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在句中意思作用。三步指出删去或调换后句意的变化。四步总结指出不符事实,语言表达不准确。
(2)我们知道了如何分析词语准确性,可结合文章我们该重点抓住什么样的词语来分析它们使用上的准确性呢?
学生思考回答。抓住一句话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进行分析。例如:"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一句中"有许多"在文中起限制作用,就应重点分析它的准确性等。
四、总结全文
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我们重在掌握学习说明文的方法,即学习举例子说明方法运用的规律,学习分析语言准确性的技巧方法。希望同学们将本课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说明文学习和写作中。
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本节课容量太大,学生学习得非常累,教师教得也非常辛苦,而且学生对内容的掌握并没有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以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容量的大小,备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备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中国石拱桥》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学会运用。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顺序、脉络,理解赵州桥的特点。
3.了解石拱桥的特点,激发对桥梁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2。
教学难点:
本文的说明顺序。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辨清字形,读准字音
洨( )河 匀称( ) 张鷟( ) 桥墩( )惟妙惟肖( )
2、释词:
(1)巧妙绝伦
(2)和谐
(3)惟妙惟肖
(4)匀称
(5)推崇
(6)古朴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的解释“桥”。桥是这么简单,但桥又是充满魅力的,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桥的这些特点。
(2)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3)检查预习
2.初读感知,整体把握文意
请生阅读课文,师指导理清思路:
(1)石拱桥的特点(第1—2段)(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第3—9段)
(3)中国石拱桥的发展(第10段)
?中国石拱桥》是篇科技说明文。在本文中,作者从石拱桥说到中国石拱桥,又说到中国石拱桥中的杰作:赵州桥和卢沟桥。末了,说到中国石拱桥的发展。这是运用从一般引向个别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章法清楚,结构严密。现在,我们按这个顺序逐步研究,作者是怎样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3.请思考下列问题:
(1)石拱桥有些什么特点?找出有关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2)我国石拱桥有些什么特点?试概括。
4、细读课文第五节,研究赵州桥的特点。
作者在说明赵州桥的特点时,先总述,然后从四个方面进行分述。在整个说明过程中,既说明了赵州桥有一般石拱桥所共有的特点,又说明了它独有的特点。从课文里找出有关语句,哪些是属于共有的,哪些是属于独有的'?
5.指导生理清顺序
(1)作者按怎样的顺序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2)文章抓住哪些特点说明,又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
三、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推崇( ) ②和谐( ) ③惟妙惟肖( )
2.按注音填字组词。
①桥dūn( ) ②xiáo( )河 ③饮jiàn( ) ④ɡǒnɡ( )桥
3.下面四个句子,说明不严密,不准确的一句是( )
a.大拱的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c.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d.全桥结构匀称,和四面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三、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数据。
2.阅读课后练习三两篇短文,比较其文体特点。
《中国石拱桥》教案篇5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探究说明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点,掌握说明事物的方法。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周密性。
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三、 教法学法
教法:多媒体教学法、阅读法、问题解决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朗读法
四、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向学生展示一系列形态各异的桥的图片,同时设计了这样的述说导入语:同学们,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友谊就象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而“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的解释过“桥”。桥是这么简单,但桥又是充满魅力的,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本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来体味桥的特点
这样的导入自然引出课题,让学生自然、亲切的走进语文课堂,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中。
(二)、预习检测、诵读感知
1、发放导学案,完成字词拼写部分,并与同桌交换批改,请学生上台讲解易错字词,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开展说明手法数量大赛,将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找出的说明手法更好展示出来。
(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整体把握
此环节让学生带着“中国石拱桥的总特点是什么”这一问题通读全文,前后四人一小组展开讨论,同时开展“我是小解说员”活动,将全班同学分成两个部分,分别解说赵州桥和卢沟桥,评选出最佳解说员,同时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及说明方法,让学生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学以致用。
2、细读关键段落语句
本环节以掌握本科的`说明顺序和手法这一问题为核心,带领学生品读关键性语句,完成课后练习题第二大题,辅之以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运用逻辑顺序说明的优点,通过不同方向引导学生把握本节课重难点。
(四)、巩固小结、升华情感
本环节侧重学生的情感,通过播放桥梁人背后的艰辛的视频,结合文章最后两段进行解读,让学生体味到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智慧,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五)、作业布置、斩获知识
1、解说一下我们的校门。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说明文。
2、下节语文活动课老师将带领大家进行现场解说,并录制成视频合集,相信以后一定是一份美好的回忆。
五、 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特点
顺序
语??
《中国石拱桥》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石拱桥的桥拱、桥身、桥面的结构特点和多样性。
2.尝试在背景图上用虚涂和勾线的方法设计座自己喜欢的石拱桥。
3.感受中国石拱桥造型的对称美和装饰美。
活动准备:
1.幼儿前期简单地了解石拱桥的基本构造。
2.深色蜡笔、有背景的绘画纸幼儿每人1套。
3.《中国石拱桥》课件。
活动过程:
1.欣赏各种各样的石拱桥。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各种中国石拱桥,感受石拱桥的多样性。教师提问:“图片上有许多石拱桥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石拱桥?石拱桥的色彩是怎样的?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小结: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石拱桥,这些石拱桥的造型都不一样,色彩给人一种古老、古朴的感觉。
2.欣赏石拱桥的课件,体验桥拱、桥面、栏杆造型的对称美和装饰美。
(1)欣赏石拱桥图片,感受桥拱的造型特点。
教师提问:“石拱桥的桥拱是什么样子的?这些石拱桥各有多少个桥拱?最高的桥拱在哪里?两边的桥拱数量是一样多的吗?”
小结:这些石拱桥的桥拱数量是不一样的,有单拱、三拱、五拱,还有的是更多拱,中间的桥拱最高,两边是相互对称,逐渐变低的。
(2)教师引导幼儿观赏桥面的造型特点。教师提问:“石拱桥的桥面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关注桥面的曲直变化,发现桥面跟随桥拱的高度而变化,桥拱越高,桥面的弯度也越大。
小结:石拱桥的桥面有的是平平的,有的是弯弯的,还有的像梯形
(3)欣赏石拱桥栏杆的造型特点,感受栏杆的`美丽。
教师提问:石拱桥的栏杆有什么样的造型、花纹?为什么人们在栏杆上装饰这些造型、花纹?
小结:石拱桥栏杆的造型多种多样,栏杆上通常有漂亮的花纹和美丽的饰物,这些花纹和饰物让桥变得更美了
3.幼儿创作“石拱桥”。
(1)认识绘画材料,提出作画要求。
教师出示有背景的绘画纸,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启发幼儿像古代能工巧匠一样设计一座中国石拱桥。重点启发幼儿设计构图和绘画的顺序:先画什么?画在哪里?
小结:画石拱桥,可以先画拱形桥洞,再画桥面,画上栏杆后,石拱桥的形象就出来了,接下来可以在栏杆上用勾线的方法添画精致的花纹图案,这样画出的石拱桥很漂亮。
(2)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绘画时注意桥拱的对称和间距相等,并把桥身上的石块添画得整齐,鼓励幼儿大胆想象造型各异的栏杆,用勾线法画完栏杆后,拿蜡笔用虚涂的方式为石拱桥涂画色彩。
4.作品欣赏与分析。
展示幼儿作品,师生围绕石拱桥的桥拱、桥面栏杆的造型进行交流,进一步感受石拱桥的特点。
《中国石拱桥》教案通用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