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更好地把握阅读的精髓,促进思维的拓展,通过读后感的反思,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设定自己的目标与方向,以下是录取选题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男孩与树读后感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男孩与树读后感篇1
网友推荐了一本专门给男孩父母看的书――《拯救男孩》,推荐者是一位我未曾谋面,但又打心底佩服的、又睿智又热心的大姐。她有一个优秀的女儿,但她也没忘记帮助众多男孩的父母。
我把书买回来,搁置了至少两个月,这两天才拿出来看。正值暑假出游时,我与老公如何对待儿子的一些行为的态度又有了冲突,他说我不懂男孩,我自己也困惑不已。读完这本书,我尝试重新去理解身边的男人和男孩。
首先,男孩成长为男人,必须要有成年男人给他当榜样,仅靠我这个母亲的角色必会有所缺失。母亲与男孩之间的差别,不仅仅是年龄上的差别,还是性别上的差别。男女处理问题的方式肯定不一样,也许有些男人的东西不是我作为女性能真正明白的,只能接纳和放手,让儿子顺利地通过从母亲到父亲的桥梁,让儿子通过适应父亲逐渐学习到适应其他男性。
其次,重新认识老公对儿子的教育方式。不要总是以为自己是对的,价值观念有分歧时,先让自己静下来,平静客观地向老公请教他的目的和作法。如果真有必要,阐明自己希望达到的目标,包括大目标和小目标即可,至于他怎么去做,自有他的妙法。
然后,明确“1r4q”的成长目标。这个概念其实也不算很新颖,但经过作者的.抽象归纳后,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目标框架。培养男孩,首要的是“责任”(responsibility)的培养,是底子,是基础,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肯定是好人。在此基础上,发展男孩的智商、体商、情商、逆商。不在乎学什么,干什么,成长成男子汉才是目标。
最后,放下自己对儿子的依恋,接受每一次的远离。学会习惯孩子不需要我时时在身边,学会习惯孩子不再让我牵手过马路,学会习惯孩子有一些不愿意分享的小秘密。孩子因我而来,但不属于我,当他能真正独自远行时,父母的使命就算完成了,再多的依恋与不舍都只能留给自己。
“拯救”男孩,或者说培养教育男孩,并不是看一本书就能解决的问题。书只能让我们更系统更清晰地看问题,但要真正能从容有效地应对男孩成长中的各种情况,还需要在看书学习后真正领悟内化。从有书到无书,乃自我修心养性之路。
男孩与树读后感篇2
这书太好了!我简直是一口气读完的。
原本以为不过是小屁孩儿的故事,翻翻得了,没想到越看越好看,被吸引住了,被奥吉的一切,他的疾病,异于常人的相貌,他的家人、同学、朋友,以及他们一起经历过的事感动了。这书真应当多宣传,让更多的人读到它。不仅仅因为奥吉及其家人的勇气,战胜病魔,克服困难的勇气,还有周围人们的善良,最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对待残疾人的态度。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绝对赶不上人家对待残疾人那么尊重,所以我们在外面很少看到残疾人。看人家怎么从小教育孩子们怎么去尊重残疾人,尊重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不管他是相貌上的不同,还是身体上的,或别的什么不同。进而尊重那些在某个方面不如自己的人。其实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有弱点或不足。应该教育孩子们善良、宽容、体贴、热情地接纳他人,这也算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好传统吧!还有那个善良的老校长最后说得真好,勇气,善良,友谊,人格,这些品质把我们定义为人类,有时候能推动我们成就伟大。
作为教育者,就是要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伟大之处,或者培养他们,促使他们成就伟大。
最后,译者也给大家讲述了她儿子参与在她整个翻译过程中,并从中受益的故事。真希望有更多的家长能把这本书介绍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补上这一课。
感谢作者和译者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故事,让我们享受在阅读的乐趣之中,同时还使我们感慨万千......
男孩与树读后感篇3
今天我读了《奇迹男孩》这本书,书中主人公奥吉面部畸形,刚出生时医生甚至认为他活不下去。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乐观的态度不但活下来,而且在毕业之后还荣获了学校的奖章,这让他在人们的眼里成为一个奇迹。
对于奥吉来说,从家庭走向学校是个不小的挑战。他在学校里受到许多人的歧视。例如:吃饭的时候,不用抬头他都能感受到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知道人们正在互相斜着眼睛打量着他。他很讨厌自己的吃相,更讨厌自己因此被关注……但是他的爸爸、妈妈和姐姐一直接纳他、鼓励他、支持他,这让他能够正视自己的缺陷,爱把他心中的枷锁解开。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奥吉的姐姐,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奥吉做过很多次手术,手术对弟弟的折磨让她心疼,更让她学会了成长。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委屈和痛苦她都独自承担,因为她知道与弟弟承受的苦比起来这些都算不了什么!
姐姐也是个孩子,倍受家人的疼爱,但在有了弟弟奥吉后弟弟就成了家里的中心,这让她也有过失落和伤心但更多地是换位思考后的包容和理解,这份包容和理解最珍贵。
这让我想到了热心公益献血的王金凤,她是一名护士,怀孕时发现自己得了宫外孕,才得知自己是稀有的熊猫血,当时她陷入了迷茫和无助,不知未来如何?是稀有血型志愿者们的无私帮助,让她走出了困境,并且她在第二年生下了健康的儿子。这让她萌生了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的想法。从此,她从被救助者转变为主动无偿献血者,十几年来她坚持无偿献血,从未间断。献出的血液早已超出她全身血液的总和。有一次她儿子被怀疑为猩红热正住院观察,有一位正在接受白血病治疗的小姑娘急需熊猫血,当她看到孩子妈妈的求助信息后,为了挽救这个小姑娘,王金凤狠心留下儿子去捐献血小板,当她来到约定地点时看到的是一位焦急无助的妈妈,她深深的对王金凤鞠了个躬,当她抬起身时已是泪流满面。在儿子生病期间,她选择义无反顾的去献血,就是因为她理解对于一个母亲而言孩子就是她的命根子,正是这份理解和换位思考,才让她选择了献血。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多一份理解和换位思考,唯有如何才会学会关爱,这就是我读《奇迹男孩》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男孩与树读后感篇4
这几天,我不知不觉爱上了妈妈给我买的一套新书――《手斧男孩》系列。心想要是能和他一起探险多好呀!
终于有一天,我驾驶着自己的私人飞机,从荒无人烟的古老森林上空飞过。突然远远地飘来一股浓烟,难道森林着火了?我迫不及待低头一看,原来正有一个人在烧烤食物,那不正是13岁的荒野求生男孩――布莱恩吗?我赶紧把飞机降落在空地上,准备和他一起探险。
布莱恩看见来了一个同伴,欣喜若狂,说道:“你好,你是谁呀,你怎么会来这儿?”
我兴奋地问道:“你是布莱恩吧,我叫乐乐,希望和你结伴探险!”
布莱恩疑惑重重:“你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
“你现在可是赫赫有名的人了。大家都称赞你坚强、勇敢,传颂着你独自荒野求生54天的事迹。”我敬佩地说道,“你能不能教我怎样生火?”
“当然可以喽!”他爽快地答应了。“乐乐,要想在森林里生火,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先得去收集桦树皮。”说完他将收集的树皮卷成一团团的小球。
我疑惑地问道“生火要这些树皮做的小球干嘛?”
布莱恩神秘的笑着说:“不要急,一会你就明白了!”只见他先将树皮小球放在岩石缝里,接着他飞快地用手斧不停敲打着岩石,不一会儿,火星四射,溅到树皮小球上燃烧起来了,他轻轻吹了吹,一堆火就烧得旺旺的。“布莱尔,你真是太棒了!原来你收集树皮是为了当火引子呀!这太简单了,我也要试试看。”
“好吧!乐乐,那就看你的`本事了。”他微笑地站在一旁。
“看我的吧!”我自信满满,也将一个树皮球放在岩石缝里,抡起手斧使劲地凿着岩石。可只有些小火星,刚刚烧了一会,就冒出几缕青烟,把我熏得眼泪直流。“呵呵,乐乐你怎么哭了?要不要我帮忙呀!”
“不用、不用,我就快成功了!”我毫不气馁,终于从岩石里溅出一颗颗小火星,我赶紧拿了一个树皮小球放在火星上,轻轻吹着,火苗“炅铩币幌麓了出来。“布莱恩,快来瞧,我成功啦!成功啦!!”
可他却指着我,捧腹大笑:“‘大花猫’你终于成功啦?”我恍然大悟,一边擦着脸一边大喊:“布莱恩,站住,我也要把你变成‘大花猫’!”
突然,我一脚踏空,落到了一朵软软的“白云”上。我猛地惊醒,睁眼一看:我正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原来刚刚是个梦啊!我细细品味梦中与布莱恩的亲切对话,真希望下次能够再与他共同冒险!
男孩与树读后感篇5
今天,我读了《小河男孩》,这本书的作者是英格兰作家蒂姆·鲍勒写的,它的主人公是一个活泼小女孩,叫杰西,她的.爷爷有心脏病,而且病情还在恶化,可是杰西的爷爷还是要回自己的家乡一趟,因为爷爷想在那里完成一幅画——《小河男孩》。
就这样,杰西的爸爸妈妈带着爷爷一起回到的家乡,爷爷在小河边画画,杰西在河里游泳,杰西很爱游泳,因为到了夏天,天气炎热,她一游泳,身上的热气就烟消云散了,杰西几乎每天都游泳,有一次,杰西见到了一个男孩,那个男孩向杰西说出了他的梦想,就是从小河的源头游向大海,他希望杰西和他一起去,可是杰西拒绝了,因为杰西要照顾爷爷,小河男孩走了,杰西回到了家里,可是爷爷心脏病突发,去世了。
杰西带着爷爷的骨灰,纵身一跃,跳入大海。
男孩与树读后感篇6
世界在旋转,飞机已经坠入深深的河流。手斧男孩将面临的,是残酷的大自然。但他靠着那一把十分脆弱的手斧,擦出了生命的火花,创造了奇迹;靠着那强大的信念,活着走出了大自然,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常人不可想象的困难。
手斧男孩活了下来,靠的是坚强不息的意志和不畏困难的勇气。
我小的时候一直梦想着长大后有一天能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也许等我真的长大后,我可能会成为一名企业家、生物学家……但不管我将来会从事什么,是大或是小,相信只要有意志坚持下去,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让我们展开梦想的翅膀,勇往直前,在冒险中获得勇气和意志,永不退缩,最终一定会到达胜利的彼岸,成就美好的人生,王者归来!
男孩与树读后感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