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的心得体会6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智慧,激发自己独特的创造力,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突破和进展,为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录取选题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崇德的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崇德的心得体会6篇

崇德的心得体会篇1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国全省全市各级各地都在学习党史,因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仅是领导要学党史,公职人员要学党史,教师要学党史,学生也要学党史。

在学校昨天举行的 “庆建党100周年,讲红色故事”比赛活动中,我和学生们分享了邱金辉烈士“点天灯”的故事,邱金辉的名字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但是我们老师都应该听说过邱金辉烈士的事迹,而且他被敌人钉在十字架上“点天灯”英勇就义的照片也收集在我们葛源烈士纪念馆,有机会我们可以去烈士纪念馆参观瞻仰。邱金辉在被叛徒告发被捕后敌人对他许以高官厚禄、金钱美女,劝他投降,说出党的秘密,被他严辞拒绝。敌人用软的不行,便对他施以酷刑,在被囚的短短几天里,敌人几乎把所有的酷刑都用遍了,但他丝毫不动摇,。最后,刽子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抽出一把雪亮的匕首向邱金辉的左右肩胛各捅了一刀,然后插上两支蜡烛点燃;又用铁钉在邱金辉的头顶上钉个洞,插上香点燃;接着又点燃一把火烧邱金辉的胸窝。邱金辉承受着令人惨不忍睹的酷刑,大义凛然地说:“杀吧,杀了我一个,杀不绝共产党人。革命一定会胜利!”毫无人性的刽子手一刀刺向邱金辉的胸膛,取出了他鲜红的心肝!忍受这种惨绝人寰的痛苦却毫不屈服,体现了先烈们钢铁般的革命意志。我希望同学们要牢记这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继承先辈遗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同样,哪怕我们教师,也一样要常怀感恩之心,牢记历史使命,认真工作,不负韶华。同时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相关重要论述,我们身处横峰这片红色土地,结合自身特点,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在横峰这片革命热土上熔铸形成的革命精神、红色文化,她不仅为革命战争年代克敌制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为新时代革命老区发展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一、红色文化助力苏区创建发展

红色,是横峰最炫目的底色。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黄道 、邵式平等革命先驱曾在这里领导过叱咤风云的革命斗争,创建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中,横峰6万人民就有2万儿女参军参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杰出贡献。

横峰县葛源镇,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红色省会,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在赣东北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鼎盛时期的闽浙赣省,红军总人数达3万人,是中央苏区右翼的有力屏障。毛泽东同志曾称赞这里是“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并授予“苏维埃模范省”的光荣称号。

在葛源,沿着时空交融的红色之旅,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这片根据地曾经“一等的工作”。在这里,有我军历史上最早的一所军校——红五分校,培养红军骨干1500余人;有我党最早建造的人民公园——列宁公园,由方志敏亲自设计筹建,供广大军民休闲。根据地内各项社会事业颇具特色:苏区儿童进入各级列宁小学学习,均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创办妇女职业学校——省三八女子职业学校,走在了全国苏区的前列;创办群众文化娱乐场所——红色俱乐部400余个,发展群众文艺;还组建了工农剧团,方志敏曾亲自登台出演由自己创作的话剧《年关斗争》……正如方志敏当年说过的,这一切都“表现出苏维埃惊人的创造力量”。

在革命战争年代孕育形成的红色文化,对苏区政权建设、军事建设和经济建设都有极大的宣传鼓舞作用。即使当时残酷的战争环境、落后的经济、薄弱的文化教育基础都严重束缚了红色文化的发展,但是,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把马列主义文化理论与苏区实际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了文化与政治、文化与革命战争、文化与经济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关系,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化发展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红色文化助力老区振兴发展

葛源至今还保存着红色旧址5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旧址5处,省市级文物保护旧址多达30余处。2009年,葛源镇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目前,闽浙皖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等旧址保存完好。近年来,横峰县大力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深入挖掘、加强宣传,发展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让革命旧址与文物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为干部群众奉献了一本活的历史教科书,让红色文化继续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一是创新领导体制。成立红色旅游领导小组,把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列入重点工作,近年来累计投资约15亿元。成立了“中华苏维埃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旧址景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了游客中心、标识标牌以及旅游配套基础设施。

二是用活遗址遗迹。在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展厅内开辟廉政建设专篇,将苏区时期的正风肃纪故事和《共产党员守则二十二条》编辑上墙。在红军操场周边创建以红十军英勇抗敌事迹为原型的漫画长廊,弘扬革命传统,重塑党员干部坚定信仰。同时,发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廉政教育主基地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姚家乡黄道故居、县城革命烈士纪念碑两个廉政教育基地,为各级党员干部搭建缅怀先烈、学习党纪、感悟信仰的教育平台。

三是促进文旅融合。推出了走进“可爱的中国”旅游专线,打造了忆江南、原乡记忆等6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了“以红带绿、以绿助红”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在黄道故居、娄底弋横暴动旧址周边打造了好客王家、兰子畲族、礼孝东山、耕读苏家塘等10余个乡村旅游点;在赭亭山、猪头山等红军古战场遗址附近打造了梧桐畈4a乡村旅游点、亭子上、丁家、天野牧场等3a乡村旅游点,合力打造集红色教育、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组建了“红歌演唱队”“苏区民间乐队”“苏区秧歌队”等红色文化群众艺术团体,让游客在欣赏景点的同时,参与编草鞋、纺棉花等体验活动,让干部群众全方位感受葛源深厚的红色文化和民俗风情。

四是做大旅游经济。20xx年初,横峰县启动了全域旅游规划,围绕“一核一线四区”的战略布局,把以葛源镇为主的红色旅游核心示范区作为“秀美乡村”的重点打造区域之一。如今,通过近三年的秀美乡村建设,全镇90个自然村的七改工作都已全覆盖,建成了一批景点亮点村。在此基础上,县里致力发展旅游扶贫,做大旅游节庆经济。成立了3个村级旅游公司,新建农家乐20家、民宿15家。开发采摘游等参与式、体验式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八方游客前来,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欣赏葛源秀美景色,实现红色旅游与秀美乡村的完美结合。2018年,到横峰县学习、参观的党员干部及游客近70万人次,同比增长16%。2019年上半年,横峰县旅游人次累计达581.1万次,同比增长41.7%;旅游综合收入累计49217.4万元,同比增长69%。

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我们横峰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借鉴。

江西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江西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必须作为政治工程、文化产业来打造。分布在全省各地的红色资源,承载着丰富的革命历史、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既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进行党史研究的重要资源和党史宣传的重要载体。江西最为富足、最有优势的资源就是红色资源,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我们身在“宝山”,一定要能识宝、会用宝,千万不能“墙内开花墙外香”。我们作为江西人,作为横峰人,更应该了解自家的前史今生,更应该踏着先辈的足迹奋力前行!

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使红色文化“火起来”“活起来”,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职责。江西横峰作为全国最具代表性的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特色鲜明、地位重要。我们要致力打造好革命老区的“新名片”,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

 

崇德的心得体会篇2

解放战争,相信作为一个中国人多少都会有所耳闻。解放战争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这是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至少他决定了我们100年的命运,解放战争双方的输与赢,决定了100年我们的政治制度、文化经济、生活习惯。因此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看完简史第四章,我的感受很深,有以下几点体会。

蒋介石为什么会失败?是因为他站的位置不对,他代表的是那些大的利益集团,这是和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有冲突的。蒋介石及其手下的将领官兵有严重的享乐思想又志大才疏,而且日益腐化。蒋介石等人是看不起那些底层人民的,是与底层人民对立的。蒋介石输得很快,任何腐败了的政权都是要输得很快的,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是真理。

群众工作很重要,与国民党着眼于控制铁路沿线的大城市和重要城镇不同,我党建立根据地、通过严肃军纪和进行充分的群众工作,尽可能地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并进行动员。要知道,打仗并不是只靠军队就行的。从后方筹集向前线运送粮草,行军奔袭中军械辎重的同步运输,在战场上向前沿进行弹药补给、将伤员转移并安置到后方,甚至战斗减员后的军员补充,这一切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军的力量可以说是在通过在战场的缝隙中求存、通过游击作战而逐渐累积的,进而逐步在条件艰苦的局部区域建立根据地,通过对各局部区域的切实控制进而实现各区域间的联动,达成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局部作战的条件,并最终通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奠定胜局。不同于国民党军队的外强中干,我军的力量是星星之火最终燎原。所以当我再回到现在的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面对歌舞升平的一切,我更加感激我们的党为我们创造的这一切,同时也不忘居安思危,不忘时刻充实自己,使自己具备高素质人才所应该具备的品质,以后致力于为国家为我们的党增光添彩!

崇德的心得体会篇3

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亦道出了学习党史的深刻涵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的教科书,不仅要学,而且必须学好。作为青年党员,我们要从党史中汲取磅礴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我们要善于从党史中汲取磅礴的精神力量,将其融入共产党人的血脉,内生为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强劲的前行动力。作为青年党员,我们要从党史中汲取刚健有为之力。我们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奋斗和担当精神。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发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担当精神,持久地艰苦奋斗,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成就,未来,我们依然要秉持艰苦奋斗的政治品格,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我们要通过学习党史国史,深刻认识我们党90多年来带领人民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所展示出来的巨大勇气、巨大智慧和巨大力量,深入学习党在复杂环境下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宝贵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本领。

崇德的心得体会篇4

四个始终学党史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鉴往事,知来者。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就要认真学、细致学、反复学,力求做到学懂、学透、学精,真正做到以学促思、以思促行、以行促效。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就要始终坚守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坚信天下为公、坚持务实担当。

学史明理,要始终坚守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政治方向是为我们指引前行方向的指南针和定星盘,党员干部当牢固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不断提升党性修养。要随时向党中央看齐,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时常对准坐标,及时校正偏差。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锁定前进的方向,从心底里搞清楚我是谁,做到学史明理,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

学史增信,要始终坚定政治立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学史增信就应该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定政治立场,就要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不改变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也绝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们应当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聚焦群众的安危冷暖和急难愁盼,时时与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刻刻同群众保持鱼水之情和血肉联系。要自觉将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的为民情怀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做到学史增信,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坚定政治立场。

学史崇德,要始终坚信天下为公。古语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当不断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先辈们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革命精神;不断领悟我们党毫不为己、一心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断汲取我们党敢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新的英雄气概。我们当以党史为镜,树牢人民公仆意识,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想透彻自己为了谁,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学史力行,要始终坚持务实担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躬身力行。党员干部当始终坚持务实担当、学思悟践、知行合一。在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在危急关头要豁得出去,不做清谈客,要做实干家,善啃硬骨头,善接烫手山芋。我们当不断从党史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筑牢脚踏实地、务实担当的精神品质。要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以工匠人精神一件接着一件做,以愚公移山精神一代接着一代干,以滴水穿石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

崇德的心得体会篇5

史重如山接力启新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党史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承载着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使命任务。我们要以史铸魂、以史为鉴、以史明理,接好时代的接力棒,慎终如始,开新局启新篇。

以史铸魂,笃学真学知史明史。学史者不茫,知史者不迷,用史者不乱。党史是我们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指南针,只有学习党史,学好党史,才能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依据和丰富内涵。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做到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在真学、笃学党史中寻根铸魂,把我们从党的历史中汲取的营养和智慧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强大动力。对于党组织来说,要清楚认识到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要把党史学习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既要防止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挑着学,又要避免想起来时抓一下,忙起来时松一下的突击学,持续不断灌输党史理论,进而增强对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决拥护和坚决赞同。

以史为鉴,常学常新育人励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绚烂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撰写了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特别是在朝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道路上,学习和总结党史更为重要。要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学在日常、学在实处,对照我们党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实际情况,以严的标准对自身进行体检,补齐思想短板。要不定期回头复检,把红色基因浸入骨髓、融入灵魂,让党的每一个细胞鲜活起来。同时,要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敢于思想交锋,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旗帜鲜明地和抹黑人民英雄的案例事件做斗争,用真历史滋养真担当,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以史明理,学深学透昂扬奋力。好书不厌百回读,真理就要千次学。党史学习不是一时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翻开百年党史,里面承载着从一穷二白到富足强盛的奋进故事,承载着一心向党、不怕牺牲的铁血故事,承载着可歌可泣、英勇顽强的忠诚故事。我们要坚持不懈,真挖、深挖、细挖历史的真实脉络,身临其境、设身处地讲好党史故事,注重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大力弘扬党在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优良作风和精神,在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深度融合,使党的优良传统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精神力量,外化为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获得宝贵经验,练就担当的宽肩膀,积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好六保任务,以昂扬锐气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壮美华章。

崇德的心得体会篇6

什么是红色基因?我认为,一代代人民英雄和爱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往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以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精神力量能超越时空一以贯之永不褪色这就是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引用了生物、动物、遗传的生物概念来借鉴革命精神、革命文化、革命传统的说法,这就是红色基因的概念。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需要传承红色基因,用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教育下一代,增强下一代的信仰;作为一名党员,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是义不容辞的。笔者认为,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入心入脑,人人能讲红色故事,让党员将这种理念转化为行动。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红军长征在三渡赤水河前经过枫香,在花茂村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红色陶瓷工会、苟坝抗捐委员会等红色政权,还召开了苟坝会议,撤消了进攻打鼓现场的决议,关键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苟坝会议是对遵义会议的补充和完善,我们今天能够幸福地生活和工作,一定要发扬红军当年的精神,弘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苟坝会议精神,忠诚于党,做红色基因的传承人。近几年来,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了苟坝会议陈列馆、红军村等基础设施,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要进一步挖掘苟坝红色文化,加强宣传报道,扩大苟坝会议在全国的知名度。花茂村登上2015年中国红色旅游荣誉榜,荣获全国20x最美红村殊荣,九丰农业公园、花茂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苟坝会议陈列馆20x年被贵州省委组织部干部人事学院列为现场教学点,中组部培训班两次走进花茂村苟坝村。20x年5月,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授予枫香镇花茂·苟坝度假社区称号,下一步,将把花茂—苟坝打造成全国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要紧紧依托苟坝会议红色资源,枫香镇独有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红色游、田园游、智慧游。

崇德的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下象棋的心得体会6篇

影子教师的心得体会6篇

哲学的心得体会6篇

教师的标准心得体会推荐6篇

学习优秀教师的心得体会6篇

学语文的心得体会6篇

文明规范的心得体会6篇

教师的安全心得体会6篇

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的心得6篇

教师关于读书的心得体会6篇

崇德的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