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案5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反思性的教案,能够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专业素养,教案的实施效果可以为教师提供宝贵的反馈与改进依据,下面是录取选题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陶罐和铁罐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陶罐和铁罐教案5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

课题:陶罐和铁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生:想。

师:看,他们来了!(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后面有勺子,叉子,是在厨房里。两个罐子上有表情,一个高兴,一个忧愁。要想在说些什么。

师:个子高一点的是铁罐,(板书; 铁罐)。个子矮一点的是陶罐。(板书;陶罐)

师:陶和罐都是生字,(看黑板,表情惊诧)诶你发现什么了?

生:我发现陶和罐都有一个缶字。

师: 和老师一起书空。撇,横,横,竖,竖折,竖。

师:还需要注意什么?

生:陶罐的陶就是耳刀加上淘气的淘去三点水。罐里面是四横。

师:就是住字多一横。你读,你读,你读…齐读。

生:读,读,读,…齐读。

师:让我们来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话音刚落)

师:那么,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补充板书:19*陶罐和铁罐)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师: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翻到第19课,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停)不会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开始吧!

学生速读课文

师:读好了吗?

生:读好了。

师:一会老师可要检查你呦!

师:那么,现在请你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人: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师:概括的非常好,语言非常凝练,能够抓住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

师:那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呢?你,你,你,你……(一堆)

师:哎呀,大家的想法是不是一样啊?

生齐:是!

师:理由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读一读,画一画,也可以把你的理由写在书上作批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去吧!

师:课文2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借助阅读提示说出你的理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去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读好了吗?

生:读好啦。

师:愿意把自己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吗?

生齐:愿意。

师:谁愿意?你为什么喜欢陶罐?

生1:我喜欢陶罐,因为他很谦虚。我是从p101页的这句话看出来的。“不敢,铁罐兄弟。”

师:看出了谦虚。(板书:谦虚)还有吗?

生:我也喜欢陶罐,因为他不仅谦虚,还不懦弱。(师板书:懦弱)我是从这句话看出来得:“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师:懦弱,什么是懦弱?

生:就是软弱,不坚强。

生1:我觉得陶罐就很懦弱。铁罐说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陶罐却说不敢,还铁罐兄弟。我觉得他很窝囊,懦弱。

生2:我不同意**的看法。我反而觉得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和挑衅,表现的很从容,很谦虚。他知道自己的弱点,不能和铁罐硬碰。

师:陶罐是不是真的害怕呢?

生:不是,是谦虚。

师:谦虚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怕又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谁来试一试?

师:他读的怎么样?

生:他读的很好,但我能读的更好。生读

师:好,你是一个正直,刚强的陶罐子。还有补充吗?

生:我从“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我觉得陶罐很平和,不屑于与铁罐争吵。

师:还有什么理由让你喜欢陶罐?

生:还有陶罐很仁慈,很宽厚。我是从:“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身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他一定闷得够受了。”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陶罐,而讨厌铁罐。也来说说你的理由吧。你为什么不喜欢铁罐?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不喜欢铁罐是因为他傲慢。(师板书:傲慢)我是从这句话看出来的。“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他读的怎么样?

生1:根本没有傲慢。生2:他说的很好,但没有读出傲慢的语气。生3:我觉得他读的还行,但我能比他读的更傲慢。

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读

师:读出了气势,你已经进入了角色。

师:还有相同意见吗?

生:我不喜欢铁罐,是因为铁罐很神气。我是从:“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师:谁还能更神气?

师:面对争辩的陶罐,铁罐?

生:恼怒了。

师:谁想读读看?

师: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

师:恼怒的铁罐看到陶罐居然还和他讲道理,这时候他怎么样?

生:他气的愤愤的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简直是火冒三丈,怒不可遏。

师:你能读出他的怒不可遏吗?

生读。带动作。

师: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谁愿意来试一试?(出示课件)

a:读陶 b:读铁

师:谁能即兴演一演,为我们展现出当时的场景?

师:看了刚才的表演,我也想试一试,可以吗?我演陶罐,大家演铁罐。

感情朗读,动作表情,神态,烘托气氛,达到高潮。!

师:看来大家真的非常非常讨厌铁罐,厌恶铁罐。(师表情)(表情转变)难道铁罐就没有优点了吗?4人小组,讨论讨论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师指导,2分钟)

师:讨论好了吗?讨论好的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生1:铁罐虽然很傲慢,但是却很坚硬。(板书:坚硬)而陶罐虽然很谦虚,但是却很易碎。(板书:易碎)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生2:一个人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就骄傲,自大,就会像铁罐一样,下场会很可悲。

生3:我觉得人要学会面对自己的短处。就像陶罐知道自己的缺点是易碎,就不和铁罐碰撞,做人也贵在有自知之明。

四.总结寓意,拓展练习,学会辨证看待问题。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人无完人吗!

师:这则寓言正是抓住陶罐的优点和铁罐的缺点,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想,他能赞美陶罐、批评铁罐,那我们为什么不能赞美铁罐而批评陶罐呢?这回我们赋予他们相反的性格。把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出示课件)有兴趣吗?留为作业,有兴趣的同学好好创造创造,明天课堂上我们进行展示交流。好不好?

下课!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2

【教材理解】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为文物,铁罐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以“奚落”这个关键性的词语为突破口。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读,划一划,找出铁罐与陶罐的对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次对话,重点品读,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与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学情简介】

三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

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使学生懂得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并初步体会同学间相处应该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遇到无事生非的人也应该尽量克制自己的言行。

过程与方法:

1、读一读,整体感知。

2、议一议,了解内容。

3、说一说,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关于看待别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陶罐和铁罐》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之重,本节课是以“奚落”这个关键性的词语为突破口。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读,划一划,找出铁罐与陶罐的对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次对话,重点品读,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与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我知道大家都特别爱读书,尤其是童话和寓言。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寓言,那就是第24课《陶罐和铁罐》,齐读课题。

2、大家看大屏幕,老师把他们带来了。这是陶罐,这是铁罐,你们知道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坚硬的铁罐和易碎的陶罐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屏幕出示词语,

现在心里默读一遍,有不熟悉的现在心里记住它。

3、同学们,词语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下面我们就随着它们一起走进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

4、打开书,我们分段读文,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师相机板书“奚落”)

二、精读课文,抓住课文的关键词,理解课文。

1、理解“奚落”

师:同学们刚才在说的时候提到了一个词“奚落”,你认为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师:那么,文章中的“奚落”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真正的理解“奚落”。

2、学习2——9自然段,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1)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请自由读2——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直线画出来。

(2)谁来读读铁罐第一次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听了他的朗读,你体会到什么?(骄傲,傲慢、看不起别人)

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名读)

师:明明知道铁罐不敢碰他,却偏要抓住铁罐的弱点进行发问,目的是?

(嘲笑铁罐)

那通过铁罐这个表现,你认为奚落是什么意思?(看不起别人,用难听的话说别人的缺点)

师: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铁罐不慌不忙,他是怎么回答的?

指名读第二句

师:陶罐不但不生气,反而称铁罐为兄弟,这说明了什么?

(陶罐谦虚友好)

谁再来读读陶罐的话

同位分角色练习。

生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来表演读第一组对话。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读得这么好,首先抓住了重点提示语,进一步理解读,然后加上表情和动作表演读。这下来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后面的三组对话。

3、学生自主学习后面的三次对话。

(1)提出学习要求:同桌合作练读后面的三次对话,注意圈出描写神态或心情、重读的词语和标点,进一步理解读,然后还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同桌合作表演读。

(2)同桌练读,老师巡视指导。

(3)学习第二次对话,大屏幕出示第二次对话。

师:从他们读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交流汇报。

生加动作表情再读。

师:同学们看,这有一个什么号?.......,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生自由交流说,陶罐没有说完的话。

师:对,我们有理时就要争辩,要理直气壮。

(4)学习第三次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都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谁想跟老师一起来读第三组对话。(大屏幕出示第三组对话)

师:老师读得怎么样?(不好)同学们都比老师会读书,谁来读读。

生读。

(5)学习第四次对话。

师:铁罐这么恼怒无理,而陶罐还是那样平静友好。铁罐由刚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恼怒,现在是——

生:火冒三丈、恼羞成怒........

指名生朗读第四次对话。

师:同学们,铁罐一次又一次地用不好听地话说陶罐,这就是——

生:奚落。

(6)指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分角色朗读。

过渡:陶罐谦虚而不懦弱,它不跟铁罐针锋相对,而是向铁罐讲明道理,可以看出陶罐的胸怀非常宽阔,铁罐以为自己很坚固,就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据理力争,铁罐无以反驳,所以它恼羞成怒,说出了那么多蛮不讲理的话。

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陶罐和铁罐的结果又将如何呢?

4、学习10——17自然段。

(1)请学生默读课文10——17自然段,想想陶罐和铁罐结果如何?

(2)生交流汇报,出示相关句子,师相机板书“光洁、美观、无影无踪”。

(3)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4)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生交流汇报

三、揭示寓言,领会中心。

1、如果你碰到了这只铁罐,你会怎么劝告他?

2、生交流说。

3、揭示寓言寓意,身体和灵魂

四、作业:

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语句,积累语言。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3

?设计理念】

注重教学目标的发展性,有具体可测的知识能力目标。不使其空泛和随意;更关心过程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对话上;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言,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对人对社会态度的提升,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凸显设计的开放性,突出时空的弹性化设计。学生的学习是丰富多彩的,课堂上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因素很多,减少“刚性”设计,重视将课堂上信息的灵活处理和过程的及时调整。启迪学生感悟的独特性,为学生的创造开辟空间。不必对任何探索都设置一个统一的标准,唯一的答案和划一的方式,教师要善于选择或截取一个典型的材料,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与角度去感受、领悟,通过多种手段合成,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与成就感。

?设计特色】

读写结合,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通过“一议二读三品四改”的教学流程,体现“以情励学,以趣激学,调动参与,启迪创造,注重内化,求精求活”的教学风格。“互动、生成,训练,创造”,在全新的理念指导下,体现鲜明的教学特色。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朗读及形体动作演绎故事;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将《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改写,逆向表达,使陶罐和铁罐品行互换,变成《铁罐与陶罐》。

?流程预设】

课前预热:

找一找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之处,能简要说出不同人物(或场合)的长处和短处。

一、议,陶罐和铁罐的长处与短处

1. 大屏幕出示生活中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讨论它们的用途;

2. 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装东西,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为什么?

3. 师结合学生讨论分别板书它们的长处与短处,引导学生说出它们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二、读,陶罐和铁罐的谦虚与傲慢

1. 大屏幕出示:傲慢轻蔑恼怒愤怒

谦虚友善宽容大度

2.学生齐读词语,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组词语,为什么?结合课文内容分别给陶罐和铁罐送一组词语,应该送哪一组,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 理解第一组词语的.意思,用形体及动作表演一下,教师相机小结归纳这组词语的特点(表示人物神态的词);

4. 把对词语的理解送进句子里读一读,大屏幕出示铁罐的话,学生表演读;读陶罐的话,注意体会陶罐的谦虚友善、不亢不卑。

三、品,陶罐和铁罐的结局与启示

1. 过渡,学生快速默读课文10-17自然段,说说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

2. 学生谈谈读了这个故事,自己想到了什么;

3. 以你就是那只消失的铁罐,此刻会对陶罐说些什么,让学生进行练笔,并指名交流,老师用大屏幕出示写话内容,指名读。

四、改,逆向思维创改寓言《铁罐和陶罐》

1.结合板书,启发思考: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光洁、朴素、美观,但它确实易碎,不结实,这一点铁罐说的也是实情,只是它太骄傲,很傲慢,那可不可以转换思维赞扬一下铁罐呢?各抒己见,别被课文束缚住,放飞思路,大胆去想;

2.师生共同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他们相反的性格,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机动:现场可以口述,也可写后交流)

作业超市:

1. 课文真有趣,我想和同学分角色读一读;

2. 课文很传神,我想抄写描写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3. 课文真精彩,我们小组准备演一演这个故事;

4. 课文有意思,我要绘声绘色地讲给我的家人听。

板书设计:

陶罐铁罐

谦虚傲慢

长处美观坚硬

短处易碎易生锈

无价之宝无影无踪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2、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练习归纳段意。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cai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1、今天,陈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两位朋友,瞧,它们是谁呢?(老师贴图片,老师相机板书陶罐和铁罐。)你们可别小看这两只罐子,他们还会说话呢?听,它们在说些什么呢?

2、学生表演。铁罐:你敢碰我吗?(铁罐两手叉腰,准备碰陶罐)陶罐:不敢。(陶罐一边摇手,一边后退)

3、(老师分开陶罐和铁罐)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陶罐和铁罐》。

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谁来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3、学生发言。

4、师小结。(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5、谁来说说“奚落”是什么意思?(奚落: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铁罐凭什么来奚落陶罐?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落陶罐?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请同学认真读1—9自然段,分别把铁罐和陶罐说的话画记下来,并用心地读一读。

2、铁罐对陶罐说了些哪些话?(cai相机出示句子) 3、从铁罐讲的这些话来看,可以知道铁罐性格为人怎么样?(铁罐傲慢、无礼、狂妄、不友好等)

4、铁罐如此傲慢无理,气势汹汹,陶罐生气了吗?他是怎么回答铁罐的,把陶罐说的话读一读。

5、从陶罐讲的这些话来看,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为人呢?(陶罐谦虚有礼、对人和善、友好、不自卑)

6、是呀,陶罐和铁罐的态度和性格截然不同。下面老师请同学们邀请自己最要好的伙伴进行分角色朗读,分别要把铁罐傲慢、无理、气势汹汹,陶罐谦虚有理,和善友好的语气读出来,在读好的基础上还可以配上动作来表演。

7、自由练习。

8、指名上台戴头饰表演。

9、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10、同学们表演的真棒,真是惟妙惟肖。

11、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陶罐被铁罐碰成了碎片了吗?(没有)那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读快速朗读10—17自然段。

学习10—17自然段。

1、陶罐是什么样子?(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板书:永久)。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高兴、惊讶)为什么人们这么惊讶和高兴呢?(因为陶罐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从哪可以看出他们很惊讶、高兴?找出人们说的话,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3、指名读。

4、陶罐听到人们赞美他,他是怎么说的?

5、如果此时铁罐在旁边,他听到陶罐说的这番话,他会怎么想,会怎么说呢?

6、可铁罐听的到吗?铁罐到哪去了呢?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

7、什么是氧化?老师出示一根生锈的铁钉加以说明。(铁的表面遇到氧,慢慢地生锈,生锈的这一层就会脱落,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8、假若很多年前,你就是国王御厨中的勺子、叉子、刀或者是御瓶,听到陶罐和铁罐在争吵,你会怎么样劝说铁罐呢?

9、同学们说得很有说服力,真是棒极了。请大家想一想,原来我们学过哪些课文,也说明了不要骄傲要取长补短的道理的?(《骄傲的孔雀》、《美丽的公鸡》、《骆驼和羊》等)

10、那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像铁罐这样的人吗?你又会对他怎么说呢?我们身边有像陶罐这样的人吗?请你说说看。

11、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老师希望有像铁罐这样的同学可要改正缺点,不要骄傲,不要讥笑别人,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板书:

铁 罐 陶 罐

骄傲自大 谦虚不懦弱

氧化 永久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奚落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2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跟老师一起写(分析陶的写法),另外一个叫“铁罐”,(出示课题)

2.读题,

师:谁来读题?(读题)

3.质疑:你有什么问题: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

要求:

1.努力把生字词读正确,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完以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能用这个句式试着说一说:

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铁罐 。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陶罐御厨 奚落 懦弱

轻蔑争辩 恼怒 羞耻

流逝宫殿 掘开 朴素

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小老师带读,正音,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提示“和睦相处”是多音字。

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懦弱、轻蔑、恼怒、羞耻)并适当理解。

3.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再来读读难读的句子。

4.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出示: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铁罐 。

指名说。

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补充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5.整体感知

请你观察人物的表神态,说说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这段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骄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们往下读读看——

6.认真默读2~9自然段,

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

三、学习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部分对话。

出示第一部分对话:1-6自然段

○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①同桌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自由练习该怎么读。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②注意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好。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找出第一次对话时描写神态的词语。

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称呼上)

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

③再请一组对话。

问1:铁罐,你为什么这么傲慢啊?

问2:陶罐,听了铁罐的傲慢的语气,你没有生气,反而很谦虚,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讲出铁罐的坚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点。)

④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

(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恼怒)恼怒就是说他(很生气了,越来越骄傲)铁罐为什么会越来越生气呢?(因为陶罐在争辩)

⑤陶罐要争辩些什么?出示句子(他不是懦弱……)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陶罐还想继续说下去)会说些什么呢?(自己读读,想想——指名说)但是铁罐容许他争辩吗?(不)哪里看出来的?(铁罐打断他说的话)所以这里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的快一点,硬一点。

⑥再指名2人来读这两句对话

○第2次推荐读(直接读对话)

(1)再同桌分角色练读,要读出铁罐和陶罐不同的神态和语气,你还可以加上一些眼神和动作。

(2)推荐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来推荐一位同学读铁罐,一位同学读陶罐。到台上来读,表演读,其他同学同样要听仔细,一会来点评。

(3)评价(估计读的好)如果读的不好,老师范读

○第3次展示读(直接读对话)

师:下面1、2大组做铁罐,3、4大组女生做陶罐,分角色来读这部分对话。

2.想象神态朗读

出示余下的对话:7-9自然段。

(1)师:这部分对话又该怎么读呢?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吗?

出示:“陶罐( )地说”(心平气和、温和、平静、好言好语等)

“铁罐( )地说”(歇斯底里、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等)

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2)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3)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问1:铁罐,为什么你越来越生气了?

问2:陶罐,你为什么总是心平气和呢?难道你真的很懦弱吗?最后为什么又不再理会铁罐了呢?

3.全部对话练读

4.整体感悟

师:刚才大家从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中读懂并体会了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

铁罐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傲慢,一次比一次狂妄,而陶罐却始终是那么心平气和地在和它讲道理。

5.师:为什么铁罐一次比一次傲慢?

骄傲的铁罐自以为很坚硬,总拿自己的长处去和陶罐的短处比,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板书:坚硬

是的,陶罐的确不坚硬,容易碎,板书:易碎。

但是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他惧怕了吗?

指导书写:谦虚。

四、存疑结束

师:同学们,骄傲的铁罐一直拿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那故事最后的结局又将带给我们哪些更深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预设:

27 陶罐和铁罐

(无价之宝)陶罐——谦虚,友爱,善良

(无踪无影)铁罐——骄傲,自大,傲慢无理

陶罐和铁罐教案5篇相关文章:

识字《和》教案7篇

云儿和风儿大班教案7篇

蜘蛛和蚕教案参考6篇

识字《和》教案通用6篇

语言大树和小鸟教案7篇

小鸡和老鹰小班教案6篇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8篇

识字《和》教案优质7篇

射线和线段教案6篇

大树和小鸟教案模板8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