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毁灭的教案8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深入了解课程内容和学生的需求,以便制定最合适的教学策略,教案可以包括教材的选择和准备,例如教科书、工作表和多媒体资源,以下是录取选题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圆明园毁灭的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圆明园毁灭的教案8篇

圆明园毁灭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本114页的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两部分:(1)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2)圆明园的毁灭。)

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方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自学课文,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3.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1)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

(2)出示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

四、交流自己从课外书中查到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你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互相交流一下,通过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2.明确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投影出示)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

二、讨论、交流、解决难点

1.自读课文,自己思考上面的问题。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四个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1)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

①先从圆明园的布局来理解它的辉煌。

(简单说说圆明园的布局是怎样的,然后画圆明园的平面图, 教师作简单解说,重点理解“众星拱月”一词,通过这个词,体会两点a.小园多;b.当时景色美。)

②通过想象,描述圆明园的美景,以体会它的辉煌景观。

(结合第三自然段,先找出说感受的一句话,然后对这句话简单理解。老师读这一段,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老师读时要把学生带入情境。)

③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

(用投影出示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美景,然后指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描述时不必每一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如“金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平潮秋月”“狮子林”等。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对于“西洋景观”等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资料谈谈。)

④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提示: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

⑤结合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可先引导学生找出书中评价圆明园的这句话,然后在理解“瑰宝”“精华”的意思后,让学生简单概括。)

⑥通过了解圆明园的文化,以体会它的辉煌。

结合第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答:a.东西多;b.物品珍贵;c.年代久远。)

⑦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可自由发言,进行德育渗透,结合学生回答 板书:爱)

⑧ 教师点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2)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①出示圆明园被毁灭后的图景,引导学生观察。

(在出示图景之前, 教师可用语言进行过渡,感染学生由爱到恨。)

②结合第五自然段,谈谈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在学生简单概括后,可放录像,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恨并产生共鸣。看完录像后,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

(学生畅所欲言,结合学生的回答, 教师 板书:恨)

③联系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这一自然段。

(可投影出示这一段,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谈理解。)

教师: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

⑤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带着无比痛恨之情来读。

(3)理解第一自然段

①齐读,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理解“不可估量”)

②联系全文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为什么是不可估量的?(提示学生联系 板书说。)

(4)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想 教育

①联系当时的背景,谈谈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如此为非作歹(因为清政府的腐败、落后、无能。)

②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需要你们这一代去努力、去奋斗,那么,怎样做才能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呢?(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总结全文

1.总结;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

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

五、布置作业

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

附: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学生搜集、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自学课文、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直奔 教学重难点,深入探究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这两部分,运用多媒体演示、朗读训练、讲解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激发学生情感,然后引导学生回到课文的第一部分,深刻体会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探究活动

1.课后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影片《火烧圆明园》,并组织学生讨论看完影片后的感受,最终完成观后感。

2.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爱国诗歌、散文、小故事等,学完课文后,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次一爱国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3.出一期有关圆明园的主题墙报。

圆明园毁灭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13个生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一、聊天导入(5)

1、我们来聊聊天,就来聊一聊我们国家这几年发生的一些大喜事

(奥运会成功举办、夺金数目多、神5、神六、神七)神七是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掌握出舱技术

刚才我们就奥运、神七问天进行了交流,这些从一个侧面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强盛

导入:可以说,今天的中国让国人自豪,让世界惊叹。然而,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一百多年的那个年代,由于清政府fu败无能,导致西方列强不断入侵我们中国,就在1860年,10月19日,在中国上空,烟云笼罩,那时正发生着一件让国人耻辱,让世界震惊的事情。孩子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2、出示题目《圆明园的毁灭》。

二、学习2、3、4自然段,感受圆明园的美(15)

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作者在开篇就在这一句话中用了两个不可估量,让我们感受到圆明园的毁灭给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造成的巨大损失。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园林,让作者这样说呢?让我们走进昔日的圆明园,领略一番它的风景,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看看圆明园里都有什么?(提醒同学们注意:这一段描写,用上了好多连接词,说的时候尽量用上它们。)

学生说一说

(1)建筑宏伟。

①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板书“有……也有……”)

②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还有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板书“有……也有……还有……”)

③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板书“不仅有……还有……”)

(2)珍贵的历史文物。

从先秦到清朝大约多少年的时间?(感受时间之长、经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大约是两千三百多年的时间)想想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

出示:课件文物珍宝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四小节。

(3)圆明园的结构及大。

① 圆明园占地约347公顷,有640个足球场那么大。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过150多年的修缮扩建,花费了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

你想,这么大的面积上,这些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师:可想而之圆明园里所拥有的国宝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

所拥有的国宝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圆明园不愧是举世闻名的最大的博馆、艺术馆)

②圆明园著名的景点就有40处,这40处景观也是“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下面我们只选20处景观的名称,请大家读一读:正大光明、天图画、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汇芳书院、映水兰香、北远山、西峰秀色、四宜书屋、平湖秋月、蓬莱台、别有洞天、坐石临流、曲院风荷……

下面,我们就到三处风景名胜参观参观。你可以选择一处说说感受:“蓬莱瑶台” “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课件出示)

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自由读这段话看看雨果是怎样来称赞它的。

(课件出示雨果的话)

书中概括地说——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三、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损失”(15)

1、然而(引读课文)1860年,10月6日——(齐读)

2、哪一句话最能表达你此刻的心情?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指导朗读)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他们把这些东西统统拿走,真是很可惜!

师:那是怎样的破坏?

生:想怎么破坏就怎么破坏。

师:想怎么破坏就怎么破坏。想摔——

生:就摔!

师:想砸——

生:就砸!

师:谁还想读读这句话?

生: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再次齐读。

连续多天的抢劫之后,英国专权额尔金又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 “如果北京皇宫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一场有计划的更大的暴行便随之开始。这一切都被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给毁灭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只剩一片灰烬!课件播放火烧圆明园

师:这三天三夜烧掉了什么?

3、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把黑板上的连接词前面加“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比,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

四、拓展(5)

同学们,英法联军,还有后来的八国联军,他们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的军舰不远万里驶入中国领海,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造枪弹屠杀中国人,然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又割地又赔款,这难道不值得每个中国人深思吗?我想,每一个中国人读了这篇课文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说说你想对这些强盗说什么?对中国人民说什么?对自己说什么?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毁灭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能力目标

理解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大的篇幅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思品目标

体会作者的情感,产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及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象,知道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怎样毁灭了圆明园。

教学难点:

懂得“作者写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先用较大的篇幅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查阅资料:

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圆明园图片)同学们,你们熟悉这幅图吗?(板书:圆明园)圆明园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资料谈,板书:的毁灭)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西郊。这是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150年修建而成的。这座中外闻名的园林,竟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后的纵火焚毁,变成了一片废墟。今天,让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重温《圆明园的毁灭》这段历史。

观察课题,这两个“圆”和“园”的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二、检查字词

1。出示疑难生字:毁 剔 瑰 烬

读准字音: 瑰 剔。

2。出示形近字,理解字义,然后组词。

剔踢 煌蝗 烬尽 你用什么好方法能记住它?考考同桌。

3。词语理解

(1)出示:圆明园 万春园 长春园

皇家园林 众星拱月 举世闻名 不可估量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流连其间 奇珍异宝 烟云笼罩

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 化为灰烬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些词语,谁读给大家听?

(2)重点词语理解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而使透空明晰。形容精工制作、内部镂空的工艺品。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

(3)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环绕(围绕)宏伟(雄伟)

估量(估计)奉命(遵命) 任意(随意) 珍贵(宝贵)

反义词:损失(收获)破坏(建设)

销毁(保存)精华(糟粕)

三、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弄清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想想课文分几部分?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什么?“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

齐读第一段,为什么用感叹号?怎么读?

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失?相信大家通过下节课的学习一定会找到答案。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1题。

第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板书:损失不可估量)

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圆明园今日场景的配乐录像)

看着这些断壁残垣大家有什么感受?谈一谈。(3—5人)

今天,让我们走进昔日这座举世闻名、辉煌无比的皇家园林,去倾听它的诉说。

二、研读课文

轻声读课文,看看历经劫难的圆明园向我们诉说了什么?听了它的诉说,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请大家边读边画下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在旁边做一些批注。(学生自学,教师深入其间,观察、询问、倾听、启发。)

(在学生认真自学之后,指几名学生说一说。然后,抓住圆明园“诉说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

(一)昔日辉煌

1。学习2自然段。

指名朗读,请同学们画出圆明园由哪几部分组成?

出示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的周围。

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画“众星拱月”的各种园子。

指名读,指导朗读,想象圆明园的规模宏大。

出示:圆明三园全景图

请看,这就是昔日规模宏大、布局精妙的圆明三园。

出示文字补充材料,说明它的建筑总面积和水域面积。

师范读2自然段,引导学生想象感受圆明园的规模宏大、布局精妙。

生练读,注意体会。指名读。

2。学习3自然段。

轻声读课文,圆明园规模宏大,圆明园的里面又是什么样子呢?(圆明园内的建筑、景观丰富多彩)

默读思考:圆明园内丰富多彩的建筑景观,主要有什么特点?批注在旁边。

同学交流。指名汇报:规模不同 象征不同 创意不同 风格不同

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读出来。

指名读相关句子。

随机出示

圆明园中,有……也有……;有象征着……也有象征着……。园中许多景物都是……还有……。园中不仅有……还有……

指导朗读,完整地体会圆明园中建筑宏伟繁多,风格特点各异,建筑艺术登峰造极。

师引读(红字)。(启发学生领悟这个自然段先具体后总结、先描写后议论抒情的表达顺序。)

3。学习4自然段。

出示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过渡句。说明4自然段要写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

圆明园都有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读一读,画下来。

出示

有上自……下至……还有……。它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指名读,齐读。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年代久远,种类繁多,可称作“奇珍异宝”。)

指导朗读,体会圆明园中历史文物众多且渐渐珍贵无比、价值连城。

为什么课文结尾将圆明园概括为“园里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全文第二段从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辉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把这种自豪骄傲读出来,把这种对祖国的热爱读出来!练习读。

指3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3、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领悟这三个自然段从不同方面记叙的顺序。

(二)惨遭毁灭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规模宏大、建筑宏伟、收藏着无数珍贵历史文物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1。学习5自然段。

出示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自由读,谈谈感受。

再读,体会带点字的意思。从中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默读5自然段,把你认为最能突出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画出来,然后尝试有感情朗读课文,准备交流。

(“掠”、“毁”、“烧”。“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凡是”和“统统”二词说明侵略者什么都拿,毫不留情。而且“拿不动的”也不放过,还用车拉,牲口搬运。还有“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任意”一词突出表现了侵略者的暴行,想怎样就怎样。“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在园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使得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很快化为灰烬。)

外国侵略者掠走的是什么,搬运的又是些什么,任意破坏的是什么,毁掉的又是什么?找出相关内容交流汇报。

(这一设计仍然以读为主,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文字,使学生的情感由刚才对圆明园灿烂文化的热爱过渡到对侵略者的痛恨上来。)

2。同学们,我们不愿看不忍看又不能不看,让我们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吧!

播放电影中英法联军抢掠、焚烧圆明园时的一段录像。

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师介绍补充资料《圆明园之火》)同学们,我们的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强盗烧毁了。

指导朗读,深刻体会侵略者的野蛮、贪婪、暴戾恣睢和中国人的愤恨、痛惜与无奈。

3。 在1860年中国的土地上,侵略者为什么竟敢如此胡作非为,为什么中国军队不进行抵抗?为什么侵略者敢于销毁罪证?为什么?这究竟是为什么?

生讨论交流,指名回答。

小结: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清军守军望风而逃,留守者自杀,留居者避匿……致使圆明园的毁灭,造成了祖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

(深刻地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激起小学生不忘国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的远大志向。)

4。将1、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领悟课文首尾照应的关系。

(三)问题探究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应重在写“毁灭”,为什么却用较大的篇幅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默读课文,边读边揣摩作者布局谋篇的写作思路,领悟作者运用对比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文本从课题看,应重在写“毁灭”,但实际上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从而使毁灭更让人触目惊心,让人无限惋惜,这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三、真情表达

出示圆明园的废墟图:现在你站在这片废墟前,你心中想的是什么?有人要重建圆明园,你有什么看法?

(在这两个问题的争论中,让孩子们真正的去关爱我们的祖国,达到真正的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目的。)

1。课文学到这里,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内心都无法平静,此时此刻,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想,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下来吧!

2。指名读自己所写内容,生欣赏、评价。

3。教师小结,升华情感: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但这把火烧不毁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更烧不毁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

圆明园毁灭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不可估量、玲珑剔透、青铜礼器、众星拱月”等词语。

2、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过程,记住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1、利用计算机教室,网上查询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一、揭题导入。

看来同学们对圆明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的确,圆明园曾以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收藏闻名于世。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

那么辉煌的圆明园还存在吗?(不存在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要求:读通课文,边读边想,哪些自然段写了圆明园的毁灭呢?

2、检查反馈。

三、梳理文章内容,理清脉络。

那前面的4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呢?

教师小结:文章分三部分,先写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再介绍曾经的辉煌,最后写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

四、研读辉煌部分。(2-4段)

初读第一段:“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你能体会出什么。(出示句子)(板书:不可估量)

那你读着读着,会有什么疑问呢?(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2—4段,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可以在旁边写点感受、批注。

(板书:珍贵的历史文物 宏伟的'建筑)

汇报并讨论

a、研读第3段“宏伟的建筑”。

1、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lóng)剔(tī)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出示课件)

(1)请你读读这句话,你能读出什么?你有什么发现?板书:(有……也有……)

看看“有”和“也有”后面部分的描写?截然不同的建筑。

(2)、指导朗读。

那你是否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出来呢?

谁能来评价一下?(指名读——范读——齐读——男女读)

2、园中有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1)这一段除了这些风格完全不同的建筑,还有哪些景观呢?(出示句子,指名读)

那你能用上“有……也有……”说说文中的这些景观呢?生答。

(2)同学们说的这些景观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出示图片比较)

看完之后,你知道有哪些特点?有什么感受呢?(出示:句子)美在哪呢?能否用词语来形容。

“圆明园里有 的 ,也有 的 。”

(3)那你在课外了解过圆明园里还有哪些建筑和景观呢?向小伙伴说说。

圆明园里有 ,也有 ……

3、这么多风格完全不同的建筑,美不胜收的景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美美地读读第3自然段。(师生合作读)

b、研读第2段“众星拱月般的布局”。

过渡:走进圆明园仙境般的园林,深深地感受到了圆明园不愧是“万园之园”,不愧是“世界园林的典范”。那远看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呢?

1、学生读。

2、是的,这也是圆明园举世闻名的一个特点就是众星拱月的布局。(板书:众星拱月的布局)

赶快读一读第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众星拱月”,你从“众星拱月”这个词感受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指名读这句话。

c:研读第4段“珍贵的历史文物”。

刚才我们远看了圆明园众星拱月般的布局,近看圆明园宏伟的建筑,下面让我们走进圆明园,看到的是什么呢?

读读第4自然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读)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1)文物很多:有哪些文物呢?理解“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那你们知道有哪些名人字画、哪些奇珍异宝呢?(课件出示文物)

(2)年代久远。

(3)珍贵:年代越久远,文物就越珍贵,文化积淀越深。那你知道它们的价值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两组数据。(课件)

所以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博物馆、艺术馆。”(出示课件)

那博物馆和艺术馆对人类有什么作用呢?

五、升华第一段。(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

六、总结。

圆明园的毁灭

众星拱月的布??

不可估量 宏伟的建筑 有……也有……

珍贵的历史文物

圆明园毁灭的教案篇5

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3课《圆明园的毁灭》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请你们再读一遍,这回结合你对课题的理解,你试着带着情感来读。谁能说说你是带着什么情感来读的?(生汇报)你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谁能结合你课前所搜集的资料来谈一谈。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过渡:课文中对圆明园的毁灭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第一段话?(板书:不可估量)

2、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怎样的损失?

3、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损失是巨大的。

4、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5、为什么说这种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呢?

6、我们首先来看看课文中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圆明园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的2----4自然段。

7、学生汇报:板书:布局、建筑、收藏

8、请大家以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三段,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一会儿跟大家谈谈。

9、汇报。(布局独特、风景优美、收藏珍贵)

10、就让我们把对圆明园的热爱、赞叹之情读出来。你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二、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布??

1、学生读。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解决举世闻名、众星拱月)

学生提到众星拱月时:那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呢?(学生说)那众星拱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你们看,这里的月指的是--------星指的是-------,这就是众星拱月,这要是从高空往下看,多美呀!到了晚上,灯火通明的时候,这种独特的布局就显得更加迷人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这种美感读出来。

第三自然段------建筑

2、学生读。

(出示第一句话)同学们看这句话,老师请两名同学读读这句话,看谁读得好?

你们说说谁读得好?为什么?(金碧辉煌------重读。玲珑剔透------轻读。买卖街-------语调上扬。山乡村野------轻、慢。)

3、我们男女生合作来读一读,好不好?男生读殿堂、买卖街,女生读亭台楼阁、山乡村野。

4、课文还提到了园内有很多的景点,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景点?(出示课件)

谁能根据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个你最喜欢的景点?

5、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引读)

读到武陵春色时,还有?还有没有景点了?(有)你从哪看出来的?(说明园中的景物还有很多。)

6、据资料介绍,圆明园的景点一共有140多处。老师也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图片,给同学们看一下。

方壶胜境:它是乾隆初年建造的大型宫殿群组之一,整体布局非常对称,全部覆盖着琉璃瓦,他代表着圆明园的主体风格,给人以端庄华贵的感觉。

杏花春馆:这里面有杏花村等小建筑,乾隆皇帝时增建了春雨轩,清朝的皇帝常常在此观雨。这个景点是根据唐朝诗人杜牧写的《清明》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建造的。

圆明园内的景点真是数不胜数,风格各异,流连其间有如漫游仙境一般,谁来读读最后一句话。

你觉得他把你们带进仙境了吗?

指导:同学们,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这是人们的感受,读的时候,如果你能把幻想这个词读得轻一点,再把境界这个词放慢速度来读,那你就真的把自己置身在仙境里了。练读------女生读------全班读。

第四自然段------收藏

1、学生读。

还有比他读得更好的吗?(最、上自、下至、历代、各种、奇珍异宝、最)

说说你觉得自己哪读得好?

2、这段话告诉我们圆明园内有很多收藏,老师找到了圆明园的一些奇珍异宝。你们看,这是仅仅收藏在法国的圆明园的珍宝,这是鎏金编钟,在法国有一对。这是青铜鎏金塔,它是一个高约2米的巨大佛塔,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可以说是价值连城。在英国、美国等国家也还有许多当年被他们抢去的圆明园的珍宝。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财宝,我们期待着他们能早日回归祖国。

三、通过刚才的朗读,使我们大家再一次感受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然而,就这样一座拥有无数珍宝的园林却被毁灭了,我们感到无比痛惜,就让我们怀着这种情感再来读读第一段话。

学习第五自然段

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

2、请大家默读第五自然段,把你认为最能突出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画出来。一会儿跟大家谈谈你的体会。(一个人可以汇报几个词语。)

3、汇报:板书:掠、毁、烧

4、大家对这些词语体会得很好,我们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要读出侵略者的野蛮,表达出我们对他们的痛恨!你想读哪句就读哪句。

5、面对这些野蛮的强盗,昏庸的皇帝只管弃园逃跑,任凭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烈火中化为灰烬。让我们再来目睹当年这悲惨的一幕。

6、(放录像)

7、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8、就让我们带着这种仇恨一起来读最后一段。

9、今天(出示图片),当我们来到圆明园的遗址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凄凉的景象,数不清的汉白玉石柱,横七竖八的躺在那里,它没有声音,但谁都能听到他在愤怒地仰天长叹!

10、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的痛惜再来读读第一段话。

课堂延伸

同学们,圆明园毁灭让你懂得了什么?

是的,落后就要挨打,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过无数次这样屈辱的事实,但是,我们华夏儿女是不甘心永远落后,永远挨打的。今天的中国正在日益强大。你能用事实说明我们的国家正在强大起来吗?

(学生举例汇报)

大家谈得很好。

结语:同学们,圆明园的毁灭已经成为历史,我们这一代人决不会让这悲惨的历史重演,牢记这国耻,振兴我中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附:板书

23、圆明园的毁灭

布??

不可估量

建筑

掠、毁、烧

收藏

圆明园毁灭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一 构建话题,导入课文。

1 在我们国家的广州市,刚刚举办了一场亚洲最高级别的赛事,你们知道吗?说说你的了解。我们的祖国国力日益强盛,相继举办了奥运会亚运会,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百五十年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件屈辱的事情,美丽的东方园林被西方强盗毁于一旦。

2.板书课题。强调“毁”写法。

3.轮流读课文,检查预习,随时正音。

二.细读课文,感悟“毁灭”。

1.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把最让你气愤的地方用“——”画出来并作一作批注。

生默读,批注。交流。

2 读了这段文字,你是怎样的心情?

3.这心情从何而来?读一读让你感觉到愤慨的句子,读出你的感情。

4.出示: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是的,侵略者的本性是残暴而贪婪的,让我们带着愤恨读一读。

5.圆明园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出示: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小声读一读这两句话,你又读出了什么样的心情?

生小声读。交流。

6.圆明园的灰烬里到底有什么?让我们探寻一下这座园林的瑰宝和精华。

三 品读课文,领悟“精华”。

1.默读课文,感受一下这曾经是一座什么样的园林。哪些景观和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笔划下来。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你的脑海中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谈,感悟重点词句)

出示: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自由读,边读边想象。

谁来读一读这优美的文字,指名读。

课文中没有介绍到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吗?

(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重点介绍最让自己欣赏和惊叹的部分)

3.真是巧夺天工,精美而宏伟的圆明园。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4.圆明园布局精妙,建筑风格各异,当然称得上的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同学们,让我们把这些美景记在心里,我们一起回顾圆明园的美景和宏伟建筑。

出示幻灯片,辅助背诵。

5 欣赏了园林风光,我们再来看看园中丰富的收藏品。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了解圆明园中珍贵文物的收藏情况。

谈谈体会。所以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6 就是这样的一座举世闻名的圆明园,被侵略者付之一炬,所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告诉了我们:(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两个“不可估量”要强调什么?齐读。

7 (出示圆明园的废墟画面)就在这残垣断壁面前,想象着我们刚刚漫游的圆明园的景象,同学们,你又什么话想说呢?

四.也许,圆明园的废墟会提醒我们,不忘国耻,永远要记住侵略者的强盗行径。

圆明园毁灭的教案篇7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令国人感到耻辱的事情,“落后就要挨打。”也在圆明园那熊熊燃烧的烈火的炼铸下成为箴言。任何一个略有爱国之心的中国人想到这段历史,心情都是不能平静的。《圆明园的毁灭》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当年的繁华,讲述了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读者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之外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感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得爱国行为。

课文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不可估量”一词分量极重。“祖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点出了圆明园的地位。

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从圆明园的规模、景致、藏品三方面,极言圆明园价值之高。

第二自然段,“举世闻名、皇家园林”讲出了圆明园的地位。“众星拱月”、“环绕”,表现了圆明园的气势。

第三自然段,以排比的句式罗列了圆明园的主要景物。其中,有金碧辉煌,也有玲珑剔透,有热闹街市,也有田园风光,富丽与朴素、热闹与宁静在这里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圆明园既有各地美景,也有虚幻的诗情画意,有中式建筑,也有西洋景观。文章没有对某一景点进行精雕细琢,但是,这大量的罗列,更让人感受到圆明园景色之美,景点之多。段后结语印证了这一点。。

第四自然段首句上承第三自然段,下接第四自然段。第四自然段仍然采用概括的方式来描述园内珍藏。从时间跨度上看“上自先秦时期,下至唐、宋、元、明、清”,从珍宝类型上看,从名人字画到珍奇异宝。几句简单的描述,难免让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一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为读者的遐想作出了有力的肯定。

第五自然段,讲了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强盗行径。“侵入、闯进、掠走、破坏、毁掉、放火”这一系列的动词,无不表现了当时英法联军的野蛮。“凡是、统统、拿不动的……、实在运不走的”表现了英法联军的贪婪。最后的“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又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圆明园占地面积的大、圆明园内的东西多,更多的是激起读者对英法联军强盗行径的愤怒。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辅导学生学会14个生字及相关词语。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

2、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巨大损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一读课文,初步感知

1、(板书:圆明园),关于圆明园,大家都了解些什么?

2、圆明园是我国的皇家园林,珍奇异宝无所不有,可是,因为祖国的贫病饥弱,在1860年,它被侵入我国的英法联军在抢掠了之后,焚毁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板书:毁灭)

3、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然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不可估量:给“估量”换一个词(估计)

象征:①、找到该词所在的句子,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换词

②、指导“征”字书写,并用“征”组词。(6种意思)

宏伟:查字典,理解“宏”,进而理解“宏伟”。

统统:①、找到该词所在的句子,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换词

②、用“统”组词。(3种意思)

销毁:①、英法联军是如何销毁罪证的?解释“销毁”的意思。

②、用“销”组词。

侵略:侵犯别国领土、主权、掠夺别国财富、奴役别国人民,干涉别国内政。

奉命:查字典理解,并用“奉”组词。(5种意思)

二、二读课文,深入体会

1、刚才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感受,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其实,读文如读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来看看,作者对圆明园毁灭做何评价。(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2、是啊,曾经的圆明园,是何等的显赫;而如今的圆明园,却遍地的断壁残垣。这,怎能不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呢?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文字,穿过时光隧道,来到被掠夺前的圆明园,欣赏那里的美景吧!请大家拿出笔,默读课文,把你觉得圆明园最迷人的地方画下来,待会儿向大家介绍介绍。

3、作者分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昔日的圆明园?(规模、景、藏品)

4、调查:学生找句子的情况。

5、第二自然段

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形容圆明园的规模,你会用哪个字?(大)

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出了圆明园规模大呢?(举世闻名、皇家园林、圆名三园、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环绕)

指导朗读。

6、第三自然段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圆明园的景,你会用哪个词?(美丽、奇特、中西合璧……)

你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来形容圆明园中的景?

指导朗读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指导重点,语气的抑扬顿挫,指导方式:师范读,学生对比,谈感受,试读)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指导重点,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指导方式:学生先谈感受(自豪、沉醉、略带痛惜……),再试读。)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让我们用心去感受那圆明园昔日的美景,让我们为自己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在我们头脑中去勾勒出那美妙的景色吧!

7、第四自然段

学生自学

出示自学建议:

1、熟读课文,思考: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圆明园的藏品,你会用哪个词?

2、把你找到的有关圆明园藏品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

3、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圆明园还有哪些藏品?

交流学习结果,并指导朗读。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圆明园,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是这么一座规模宏大,景色奇异、藏品众多的园林。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这样赞美它:“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出示)学生读。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再读。

8、第五自然段

同学们,就是这么一个让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的圆明园,就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变成了废墟,至今,圆明园的断壁残垣还在默默诉说着它曾经的屈辱。让我们来看看侵略者那可憎的嘴脸吧,让我们来见证他们的强盗行为。请大家自由读第五自然段,你觉得读到哪里你的感情最浓烈,你就把那一句多读几遍,看看能不能用你的朗读的方式把你的感情全都表达出来。

(指导朗读时,一要让学生谈出自己是怀着什么感情来读的,二要把每句的朗读指导到位,再进行下一句。)

就是这样,侵略者在我们的皇家园林里,进行了几天的抢掠之后,放了一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烈火,是我们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灰烬。此刻,我们再读这一句话,你又是什么心情?

三、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1、同学们,假如此时此刻,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会说些什么呢?请你把它写下来。

2、交流。

3、面对着一片片的断壁残垣,我们出了愤怒之外,还应该想到些什么呢?我们还应该做点儿什么呢?

4、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现在有许多人想要重建圆明园,而又有些人觉得,不要重建,这样可以给后人以惊醒。你觉得圆明园有重建的必要吗?

5、同学们,北京城西北郊的圆明园一直在默默的向我们诉说着那段令所有中国人辛酸的历史,今天,面对日益强大的祖国,我们仍然不能将它忘怀。我们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圆明园还立在那里,关于圆明园,关于那段辛酸的历史,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下课之后,希望同学们再来查找一些资料,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那个因为落后,而要挨打的中国。因为勿忘国耻,才能振兴中华!

圆明园毁灭的教案篇8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因此,对本文的教学,我的设计是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去想象、去感悟、去练习表达,使学生走近作者,走进课文,进入幻想的境界里。在阅读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在阅读中发展语言,在阅读中激发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要立足教材,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讨论探究,引发三情(教师情、学生情、作者情)共振。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解题激凝

看了题目,你们想了解什么?

梳理问题:

1、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

2、是谁怎样把它毁灭的?

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增强读书的目的性,为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奠定基础。

二、读文解疑

1、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读课文,并把写作者对圆明园评价的句子划下来。

2、检查读书效果:

⑴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相机指导理解、品读“举世闻名”、“瑰宝”、“精华”

总结提问:圆明园是……

(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归纳板书: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⑵激发学生用赞赏的语气读板书。

为下一步深层探究找到了主题,初步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更为学生深层研读定下了情感的基调。

三、研读探究

1、提问:

作者为什么给圆明园如此高的评价呢?你能从书中找到答案吗?

2、学习第二节:

⑴抽生读圆明园的布局,其他同学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⑵引导生用语言描述画面,用简笔画画画面,渗透对“众星拱月”的理解,分辨哪是星,哪是月。

⑶看图试背本段:

小结:师引述:圆明园如此宏伟,真算得上是一座……

生诵: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3、学习第四节:

自由读第四节。小组讨论圆明园为什么可以称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⑴从文物跨越的年代,文物的类型来理解作者的这一评价。

⑵结合“最珍贵”、“奇珍异宝”这些字眼理解想象作者的这一评价。

小结:是啊,馆藏如此丰富,文物如此珍贵,圆明园确实是……

生诵: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学习第五节:

⑴自由读第三节,说说能从文中知道什么。

⑵教师引读:

圆明园中,有……也有……有……也有……,园中许多景物……还有许多文物……园中不仅有……还有……

⑶课件展示“买卖街”、“山乡村野”、“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莱瑶台”。

⑷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具体并描述出来或介绍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⑸假如你就漫步园中,看到眼前的美景,你想发出什么样的感慨?

⑹请同学们用朗读把自己的感慨表达出来吧,品读──引读──想象读──配乐读。

小结:师述:圆明园中汇集了中外风景名胜,像是幻想的境界,怪不得作者称圆明园是……

生诵: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以上对二、三、四节的学习,让学生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为载体,以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手段,潜移默化中产生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三情”随之和谐发展。

过渡语:(低沉而缓慢地)然而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厄运降临到了圆明园的头上。

5、学习第五节:

⑴边读边用笔在感受深的句子旁做批注,把不理解的问题找出来。

⑵老师读1~5句,重读“闯进”、“统统”、“实在”、“任意”,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用语言描述。

⑶面对这样的场面,你头脑中蹦出了哪些词语?

“罪不可恕、残暴野蛮、贪婪无比、虚伪狡猾……”

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再读这一段。

⑷梳理疑问:

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在中国的土地上如此为非作歹?

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积累语言,积淀情感,让学生读中感知、读中感受、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感召。

四、总结升华

过渡语(悲痛的):圆明园,这一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这一当时世界上最大博物馆和艺术馆,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灰烬。引读第一自然段:它的毁灭给祖国,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所以作者说,圆明园的毁灭是─??

(生齐读第一段。)

回扣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对“不可估量”有感性的、具体而全面的理解。

1、出示课件:

圆明园的残痕断壁。

问:假如此时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

小结:

是啊,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时刻记住“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让我们举起右手面对圆明园的废墟宣誓: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至此,老师、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在“三情”共振中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2、结合上一单元的训练重点“分清文章的主题次”,我们看这篇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3、课外组织语文实践活动,辩论赛:圆明园该不该修复。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圆明园毁灭的教案8篇相关文章:

肾的教案参考8篇

画房子的教案8篇

幼儿故事的教案推荐8篇

纸的用处大教案8篇

棉花的教案参考8篇

猫的健康教案8篇

插画的教案8篇

声母f的教案8篇

大班古诗《草》的教案8篇

大班语言《草》的教案8篇

圆明园毁灭的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8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