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该清晰地列出每个教学单元的目标和计划,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深入了解课程内容和学生的需求,以便制定最合适的教学策略,下面是录取选题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是端午教案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是端午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动作“搓、捏、转、敲”。
2、对小手游戏感兴趣。
活动准备:
小手能干的照片活动过程:
1、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术,现在先请小朋友把小眼睛闭起来。变变变(变出小手)提问:我变出来什么呢?(小手)我的小手很厉害的小朋友们看我会让我的小手转起来,那我请小朋友跟我一起转一转小手吧。咚咚咚拳头互敲提问:我的小手在干嘛,敲东西。拿出你们的小手跟我一起敲一敲,敲敲小腿敲敲脸蛋等。
2、哇。小手真神奇,神奇的小手会有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2、小手的本领出示图片(玩玩具、画画、剪东西、洗手)总结: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会用勺子,会穿裤子,会穿衣服,会穿鞋子,会画画,会用剪刀,还会做游戏。等我们小朋友再长大一些,小手会做更多的事情的。
3、小手游戏下面,我们用小手玩个手指游戏,看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一根手指头变成毛毛虫啾啾啾二根手指头变成剪刀剪剪剪三根手指头变成扇子扇扇扇四根手指头变成乌龟爬呀爬呀爬五根手指头变成大老虎啊呜啊呜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做的手指游戏好不好玩?(好玩)下次我们再一起玩这个好玩的游戏。
4、反复游戏,游戏结束。
是端午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
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
活动准备
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师:哇 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
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
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
幼儿答:圆圆的,有角的,长长的。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请小朋友们摸摸看,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状呢?(教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2.师:好了, 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粽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座伙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
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运用句型“不仅……还……”
1.教师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师:小朋友们,端午节,我们不仅包各种形状的粽子,还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粽子,对吗?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还……”编成完整的句子告诉老师教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 赛龙舟 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幼:(幼儿运用句型,自由回答)
四、巩固和迁移讲述经验,教师可通过生活中其他的经验讲述,巩固句型运用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你们动脑筋想象,平时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不仅……还……”说哪些句子呢?
教师示范:比如说,今天我在家不仅叠了自己的被子,还打扫了地板,妈妈夸我是个好孩子。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发言,运用句型讲述平时生活经验重点指导: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活动评析。此次活动通过浓厚的端午节节日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浓重的节日气氛和民族情感,从而引出句型,让幼儿在不断理解认知的过程中运用此句型进行语言讲述,帮助幼儿学会完整的讲述。
是端午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外形和品种,鼓舞幼儿与同伴进行沟通和合作,培育幼儿创新意识。
3、幼儿能主动的回答问题,增加幼儿的口头表达力量。
4、培育幼儿英勇、活泼的个性。
5、鼓舞幼儿大胆说话和主动应答。
教学预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外形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
t:小伴侣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知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日老师也为小伴侣带来了许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外形真好玩!
二、品尝粽子,并讲解并描述。
1、熟悉粽叶。
t:粽子的外形真好玩,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芳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日老师也为你们预备了许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解并描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
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教学反思:
幼儿的爱好特别浓,能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争论的这个阶段,我应当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是端午教案篇4
一、设计思考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年龄段
主要目标
小班
(1)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三、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1)园内大厅布置“赛龙舟”的场景;
(2)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
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
②小班则可以以“我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幼儿的活动情况;
(4)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
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
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
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5)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
①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②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
③在本地组织“赛龙舟”活动时,组织师幼前往参观并摄像
是端午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
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本次活动的难点:
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二、活动准备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若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2)教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四、活动总结
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
是端午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
★ 端午综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