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案6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需要根据课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视觉、听觉或动手学习,录取选题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案6篇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与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意义。

教学难点:

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关键: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集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师:关于百分数,你们已经学过那些知识?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百分数的意义

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

利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2、引入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盒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

根据这一情景,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这种物理现象。

师:你认为“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如果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以通过画以下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是“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多的部分是水体积的百分之几”

师:你能独立解决这一问题么?那就请你试一试。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

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情景图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中典型的算法。

( 2)合作交流。

指名板演,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算法

方法1 :(50-45)÷45

=5÷45

≈11%

方法2:50÷45=111%

111%-100%=11%

全班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一说具体的想法。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

方法1: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几。

方法2:先算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再算增加百分之几。

3、即时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学生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降低百分之几”的意义。在本题中,“降低百分之几”的意思是降低的钱数占原来的百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一练中的第1题至第5题。

免责声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网所有文章及所有评论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任何观点,所有文章文责自负,若有任何非法及不当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理。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案篇2

课题一:利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及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利率的含意,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有关利息的简单计算。

教具准备:

将例题写在小黑板上,活期储蓄、定期储蓄的存款凭条和取款凭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

如果你家中有一些暂时不用的钱,将怎么办?让几个学生说一说,当有学生说要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时,接着提问:

为什么要把钱存入银行呢?多让几个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指出: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有两个好处:一是国家可以把这些钱集中起来,用在建设上,所以说储蓄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参加储蓄的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得到利息,所以说储蓄对个人也有好处。

你们知道利息是怎样计算的吗?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利息的知识。

板书课题:利息

二、新课

出示例题:小丽1998年1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存定期一年。到1999年1月1日,小丽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5.67元,共105.67元。

先请学生读题,然后教师再说明:题目中有存定期一年表示什么呢?一般来讲。储蓄主要分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大额存款等方式。所谓活期存款是指储户可以随时提取的一种储蓄方式,定期存款是有一定期限的一种存款方式。现在银行的定期存款有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八年的等等。小丽存的是定期年,即小丽在银行存的100元在一般情况下要在银行存一年;如果有特殊情况也可以提前提取。

教师:在银行储蓄要弄清三个概念:本金、利息和利率。小丽在银行存入100元,也就是说她的本金是100元。板书: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存款到期时,小丽到银行取回105.67元,银行多付给小丽5.67元,这是100元定期一年的存款所得到的利息。板书: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这5.67元的利息是根据什么给小丽的呢?是银行的工作人员根据利率计算出来的。板书:利率就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这是由银行规定的。利率有按年计算的,也有按月计算的。小丽存的是定期一年的存款,年利率是5.67%,也就是说如果存100元,在银行存一年可得100元的5.67%的利息,即5.67元的利息,再加上本金100元共105.67元。

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1997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公布的定期整存整取一年期的年利率是5.67%,二年期的年利率是5.94%.三年期的年利率是6.21%。五年期的年利率是6.66%。

按照上面的利率,如果小丽存300元钱定期存款二年,到期时她应得利息多少元?

提问:

二年期的定期整存整取的年利率是5.94%是什么意思?(到期取款时每100元可得5.94元的利息。)小丽的本金是300元,到期时她每一年应得利息多少元?(300元的5.94%。)学生口述,教师板书:3005.94%。

二年应得利息多少元?学生口述,教师接着板书:2小丽的存款到期时可以得到的利息是35.64元。

想一想,存款的利息应该怎样计算呢?先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再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小丽的存款到期时,她可以取出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335.64元。)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活期储蓄、定期储蓄的存款和取款的凭条。

三、巩固练习

做第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一的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共同订正。

订正练习一的第2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活期储蓄每月的利率是0。1425%,表示什么意思?再引导学生分步说出:280元每月可得利息多少元?6个月的利息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四、作业

练习一的第1题。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案篇3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利息是安排在小学数学北师大教材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时。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常用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利率这个百分数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也更为专业化,它表示利息和本金的关系,因此要让学生的潜意识中有所转变:利率不难理解,它和我们之前学习过的百分数是一样的。我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以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利率的意义为主,从而掌握求利息的方法,以及了解利息税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有关储蓄、纳税的一些知识,同时受到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本课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和设计理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及预习,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储蓄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调查预习活动中的收集、提取、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会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2、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

课前搜集的有关储蓄、利息的信息,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根据新课标精神:“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才能显得真实和精彩。本着这样的理念,所以在课堂设计中利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中充分让学生“做主”,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地发现掌握本金、利息和利率含义,体会在银行存款时利息的计算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我遵照

“一、二、一”的教学模式,即把教学分为:自学新知(10分钟)、检查释疑(20分钟)、课堂检测(10分钟)三个环节。

二、说学生

1、知识基础。①刚学过的百分数知识.学生总体上掌握得

较好,较牢,计算利息、保险费和税款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所以学生较容易接受。②学生对储蓄、保险、纳税知识了解非常少,应做好课前准备。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可以,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解疑的能力有一定的水平。但学生在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薄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以个人开展各种活动有些困难,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索、讨论、实践。

三、说教法

为了使学生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得到巩固和加深,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在教法上注重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科学性。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抓住各知识的细节性、过渡性、完整性进行教学,同时、采用自主探究、观察、对比、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汇报演示等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肯学、会学、善学,让学生在动手做一做、说一说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把握并突破重、难点,获取新知。整堂课通过提问式、点拨式、谈话法、分析法以及练习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取。

四、说学法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六年级教材的特点,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抓住立体的已知条件量和未知量,通过对

话的形成入手,抓住教、学具的应用,展开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注意,通过层层分析、比较数量关系,从而弄清“利息”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时间、利率”的含义,来分散教学难点。同时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整堂课中通过分析法观察法、比较法、练习法及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过程。教学中还要注重沟通师生的情感因素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引入课题

课的开始我很亲切的向学生提出求助:老师有5000元钱暂时不用,放在家里又觉得不太安全,哪位同学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的处理这笔钱?学生建议存入银行。这种以谈话方式导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不仅让学生感觉到亲切,而且从课的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起到了开动思维的作用,使学生乐于参与数学活动。(设计理念:使学生明白储蓄的第一个好处“安全”)同时我接着追问“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呢?(设计理念:储蓄的第二个好处“获得利息”)板书课题:利息。

合作交流,自学新知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安排了四个层次。

一、阅读老师提供的有关储蓄的资料,理解概念,并完成自学习题。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储蓄的有关知识,同学们可以站起来自由发言,其他同学可做补充”(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充分感知储蓄的益处之后,主动进行介绍,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前预习提纲

?一】填空

1、今天我们学习了利息的有关知识。知道存入银行的钱叫做(),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

2、()与()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3、利息的计算公式是()。

(设计意图: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即:通过阅读资料及预习,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储蓄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调查预习活动中的收集、提取、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二】小调查

1、你知道有哪些主要的存款方式吗?

2、你觉得到银行存款有什么好处?

检查释疑

教师出示教学提示卡检查学生课前调查情况

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说出本金、利率以及存单上其他的相关信息。

(设计意图:这样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出示一张真实的存款单,给学生一种真实的感觉,从而让学生更加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其次对于新知的处理,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新知的学习。这样为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探究的空间,交流的空间,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即学会倾听又学会表达。)

3、交流讨论,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1)出示银行储蓄利率表,让学生通过比较,让学生得出,存期不同,利率不同,利息的多少与利率有关。

存款年限不同,所对应的利息也不同,这往往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采用这种观察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不同,要比教师反复叮嘱似的灌输印象深刻得多。

(2)让学生按要求计算到期后可得多少利息及到期后取回的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通过交流汇报得出利息的计算方法。

设计理念:这是一个自主练习的环节,也是一个深化理解的过程,学生通过计算,解释算是的意义,等活动进一步深刻理解了利率、利息、本金的含义及之间的关系,自主探索出了利息的计算方法。

课堂检测

出示两个难度渐进的有关计算利息的题, 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1、玲玲把3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4.14%,到期时,玲玲到期时可得到多少利息?玲玲共可取回多少钱?

2、存入银行(两年后用)算一算他如何存取才能得到最多利息?

(设计理念:学生做学生讲的方式。课堂检测的结果由学生来打分,一来能够加深他们对利息计算公式的记忆,二来能让他们体验当老师的快乐,最后能让他们帮助有错的同学改错)

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在利息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生:我们学习了有关储蓄的知识,知道了本金、利息和利率,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学会了求利息的方法:本金×利率×时间=利息。还知道了储蓄的意义。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四)——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二)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1.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2.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的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3.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的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三)应用题

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四)引入新课

如果把、问题改为: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数应用题.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例题

例.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

1.读题,理解题意.

2.比较:例题与复习题有什么异同?

3.讨论:“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什么意思?(画图理解)

教师板书:多出来的部分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4.列式计算

(50-45)÷45 =5÷45 ≈0.111 =11、1%

5.思考: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

50÷45-1 ≈111、1-1 =11、1%

提问:为什么要减去1?

(二)反馈

1.把例题中的问题改成“水比冰体积少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

思考:这道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少百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

(一)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文字表达式.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

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

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

(二)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4.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5.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三)思考

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1.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面积约35760平方千米,第二大岛海南岛面积约是32200平方千米.台湾岛的面积比海南岛大百分之几?(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2.工程队原计划一周修路24千米,实际修了28千米.实际修的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实际比原计划多修百分之几?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学习了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能够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类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列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用除法)

2.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关键是什么?(找应用题中的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谁是标准量,谁就做除数。)

3.口答,只列式不计算。(用投影出示)

(1)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2)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的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3)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的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4.板书应用题。

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分析:通过读题,在这道题中,谁是标准量?

你是从哪句话中找出来的?应怎样列式呢?

如果将这道题的问题变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应该怎样分析解答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继续研究的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板书课题:百分数应用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3。

例3 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1)学生默读题。

(2)例3与复习题4比较,有什么异同?

(两道题条件相同,问题不同。)

问题不同在哪儿?

(复习题4求的`是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例3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教师在例3中用红笔画出多字。

(3)在这道题中,谁是单位1?是从哪句话中找到的?

教师用双引号画出单位1。

(4)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学生分组讨论。

(意思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板书:多的公顷数是计划的百分之几?

(5)根据多的公顷数是计划的百分之几这句话,怎样列文字表达式?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案篇6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p29、p30 百分数的应用(四)

【教学目标】

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cai课件。

【学具准备】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说 明

一、 谈话引入

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到银行去调查利率并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师:课前同学们到银行调查了有关储蓄的知识,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们的调查情况。

组1:我知道人们把钱放到银行是有好处的。可以得到一些利息。

组2:现在银行可以办各种储蓄卡,如果到外地出差,不用带现金,只带卡就可以了,既方便又安全

组3:我们调查了存款的年利率。

存期(整存整取) 年利率 %

一年2.25

二年 2.70

三年 3.24

五年 3.60

组4:我们知道国债和教育储蓄不收利息税,其他的要交20%的利息税。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了解了这么多。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过年的时候,得到了一些压岁钱,你觉得怎样处理这些压岁钱呢?

生:当然是存到银行了。

二、 探究思考

师:是啊,存到银行不但能支援国家建设,到期还能得到利息。根据存款的种类和时间的长短,利率是不一样的。咱们就以笑笑的300元为例,如果你有300元钱,打算怎样存款,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存三年整存整取,时间长一些利息就会多。

生:我存一年的整存整取,如果时间太长,需要用钱时取出来,就按活期存款计算利息了,那样利息就少了。

师:你知道得真多,活期存款的利率低一些。

师:同学们想得很周到,我们存钱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怎样存,刚才同学们说的存款方式,到期后利息究竟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计算。

(教师给出计算利息公式:利息=本金x年利率x年限,并给出年利率表,学生计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的利息。)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案6篇相关文章:

五一假期的教案5篇

庆六一活动教案优质6篇

庆六一活动班会教案6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乐园教案6篇

庆六一活动教案5篇

大班的第一学期工作计划优质6篇

大班的第一学期工作计划6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工作计划6篇

宇航员的一封信作文6篇

感恩的一封信作文6篇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