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需要灵活地调整教案,以适应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教案的反馈机制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录取选题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教版九上语文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上语文教案篇1
教材简说: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j、q、x,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画。第一幅图是一只鸡抬头望着蝴蝶,“鸡”提示j的音,鸡和蝴蝶构成的形状提示j的形。第二幅图是七只气球,“七”“气”提示q的音,左边那只单独的气球提示q的形。第三幅图是一个切开的西瓜,西瓜的“西”提示x的音,西瓜上的刀印提示x的形。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包括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写规则的教学内容,以及三拼音练习。第三部分是j、q、x的书写格式和笔顺。第四部分是读词语认字,配有图画。图上画的是人们在院子里活动的情景:有的下棋,有的搭积木,有的喂小鸡,有的洗衣服。第五部分是一首儿歌,配有图画。
教学理念: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创新学生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1、学会三个声母jqx,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通过形式多样的拼读,激发学习拼音的兴趣,巩固j q x及“下 洗 衣 服 鸡” 的正确音形。
3、寓教于乐,在儿歌和自我创作中学会倾听,学会创造,学会合作,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重点是学会j、q、x三个声母,认清形、读准音,能正确书写。学会j、q、x与ü相拼两点省略的规则。
教学难点:难点是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
教学准备:
1、配合学习j、q、x发音的录音带;j、q、x的字母卡片;拉动式拼音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2、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三个声母jqx,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一、谈话,导入新课
孩子们,从开学到现在,能干的你们认识了那么多的字母朋友,王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今天,有个小伙伴知道这个消息,可羡慕了。他也想跟你们到拼音王国去玩一玩,你们愿意吗?
来看看是谁?——大屏幕出示一只可爱的海豚。他叫小鱼娃!谁和他打声招呼? 认识了新朋友,我们可以出发了吗?
二、教学声母jqx
1、学习jqx的发音
(1)学习j
小鱼娃跟着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蹦蹦跳跳地来到了拼音王国,还没进门,就听见从墙头传来“喔喔喔”的声音,小鱼娃抬头一看,哦,原来是——(公鸡)。
边出示拼音卡片j边讲述:把公鸡的“鸡”读的轻轻短短的,就跟这个声母的读音相同。
范读——跟读——指名读
出示:我有一只小花jī,
今年我上一年jí。
汽车上面真拥jǐ,
弯腰来把鞋带jì
边打节拍边朗读
(2)学习拼音q
继续讲故事:小鱼娃很高兴自己认识了一个声母朋友,他兴奋地抢先推开了拼音王国的大门。哦!一只只彩色的气球从门内挤了出来,小鱼娃一伸手就抓住了一只。
边出示拼音卡片q边讲述:气球的“气”去掉声调,读得短一些轻一些,就是这个声母的读音。(生试着发音——跟读)
出示: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个气球齐飞起。
一起飞到北京去,
qī qí qǐ qì。
(指名直接读出——齐读)
(3)学习拼音x
继续故事:小鱼娃拿着红气球,好不高兴,嘴里一直嚷着:“真好玩!太好玩了!”刚说到这儿,就听到“嘻嘻”的笑声,小鱼娃顺着笑声一看,是猪八戒边吃西瓜边笑呢!
边出示拼音卡片x边讲述:西瓜的“西”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这个声母。
指名读——全班开火车读
出示:西瓜大又圆,
味道甜又香。
一块又一块,
xī xí xǐ xì。
(变化节奏,师示范打节拍读——生跟读)
2、识记jqx的形
(1)、现在小鱼娃会读jqx了,他还想听听我们班小朋友是怎么读的,谁愿意读给小鱼娃听。——指名读
(2)、一下子认识了三个声母朋友,小鱼娃可高兴了,他拉着他们,左看看,右看看,那个亲热劲就别提了,看着看着,小鱼娃为难了:三个声母朋友的名字我记住了,可我怎么记住他们的样子呢?
孩子们,咱们来帮助小鱼娃记住这三个声母朋友的样子,好不好?
(3)、请孩子们打开书本18页。这三个声母的下面有三幅图,现在你们把字母和图对照着看一看,然后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记住这三个声母的样子,可以和小朋友讨论讨论。
(4)、你记住了哪个声母的样子?请你站来大声地告诉同学们。
(5)、学生交流——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乐于助人!帮助小鱼娃记住了jqx的样子。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
(6)、课间操:bpdq
3、书写jqx
(1)玩了这么久,三个声母朋友都有点累了。小鱼娃想送他们回家,怎么才能让他们在家里住得舒服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18页,看看每个声母占在什么格,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生边说边描红
(2)谁来说,老师写,看老师听懂了没有。
(3)师范写,学生评议。
三、巩固
我们字母新朋友jqx已经休息了,我们的另一个新朋友小鱼娃跟我们游玩了拼音王国后,特地送给咱们一件礼物。
出示: j、q、x,j、q、x,
三个朋友在一起。
蝴蝶飞来找小鸡,
七个气球齐飞起。
右刀左刀切西瓜,
大家吃得甜蜜蜜。
这首顺口溜里不仅告诉我们关于jqx的音,形,还有书写呢!下课了,小鱼娃也要回家了,想跟他说些什么呢?
四、巩固练习:1.读字母。
2.背诵学过的声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jq、×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q、×开头的三拼音节;识生字,学习儿歌。
一、复习音节
读一读儿歌:“稀奇稀奇真稀奇,大公鸡呀当马骑,弟弟手拿小红旗,骑到东来骑到西。”
二、j q x 和v的拼读
1、 故事导入:在美丽的郊外,住着可爱的小v.他有一顶漂亮的帽子,天天带着不离头。一天,他正在家门口玩,来了三位陌生的朋友。咦,是谁呀?——随着课件出示, ——你们是谁呀?我们来自我介绍吧!指名说(评价中引导学生注意礼貌)——原来是j-q-x!真高兴认识你们,懂礼貌的小v脱下自己心爱的帽子向新朋友问好。
2、 你们瞧,他们手一拉,你有什么发现?
三、认字词,读儿歌
1、 看图:图上有哪些人在做什么?
自己轻声读读音节,再回答。
2、 拼读音节:
下棋 洗衣服 搭积木
复习整体认读音节yi,轻声fu。(若单独念是第二声)
3、 让学生说出小女孩在“喂小鸡”,教师出示“鸡”的生字卡,让学生到儿歌里去找到这个字,认读出来。
4、 出示王老师编的儿歌:妈妈洗衣服,真勤劳。
爸爸好下棋,爱思考。
丁丁搭积木,味道好。
红红喂小鸡,乐陶陶。
孩子们,快去读读,你发现什么了?
5、 你也能学着这样的构词方式,说一说吗?
6、 读儿歌。
(1) 学生带调拼读红色音节。
(2) 再找找自己还会拼哪些音节,激发学生学习成就感。
(3) 教师指导朗读。
(4) 学生同桌合作表演读。
四、开展活动
1、 连一连、读一读
2、 摘苹果:把生字和音节写在“苹果”的背面,谁会读背面的生字和音节,就把苹果送给谁。
3、 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也见到这些生字。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j q x
人教版九上语文教案篇2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红军被成为菩萨的原因。
三、教具准备:
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揭题导入
1.回忆《朱德的扁担》,谈谈对朱德的认识
2.揭题
3.指名朗读与课题相对应的课文段落
4.解题: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说的是谁?
5.再读课题
(二)探究体悟
1.躲红军
反动军队对老百姓做了哪些坏事?
师穿插介绍红军
(ppt)理解“藏族同胞……谁也不露面。”
(1)抓住关键词体会藏胞的.害怕程度
(2)指导朗读
朱德总司令得知后急得不得了,因为他担心——,他忧虑——,他不想看到——。
对比:反动军队的司令会着急吗?
2.找藏胞
(1)(ppt)指名读
(2)加标点再读,体会语气
(3)对比:要是反动军队会去找找藏胞吗?
(4)指导朗读
(5)生自由读四至七段,思考: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有菩萨般的心肠?
3.抢春耕
(1)汇报:“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结果……”
指名读并说原因
理解:朱德同志的第一句话就是怕藏胞挨饿。
因为种自己的地来不得一丝一毫马虎,所以朱德同志要求战士用心耕种。
指导朗读
理解第二句话并指导朗读
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所吃的苦,所受的累
对比:反动军队会这么做吗?
(2)汇报:“这也怨不得……抢种上。”
挡住百姓眼睛的乌云是谁?
朱总司令着急吗?为什么而急?
对比:想藏胞之所想,急藏胞之所急
(3)再读朱总司令的三段话
4.夸红军
(1)得知这一消息的藏胞悄悄返回家园,也许他们在想什么?
(2)看到红军不仅不拿他们的一针一线,还打扫,整治,他们又会说什么呢?
组内练说
班内交流
(3)他们以前伤心流泪是因为——,他们现在感动得流泪是因为——。
(三)延伸内化
1.过渡:同学们,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解放军继承了他们的优良传统,不仅把种子种在了藏胞的心间,也种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坎里。
2.看图感受:看,面对猝不及防的雪灾,人民解放军不畏惧艰难险阻;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人民解放军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3.回归课题: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最可亲可敬的——(读题)
人教版九上语文教案篇3
片段一:
激发读书的兴趣
师:一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想到了有小溪,有小桥,有人家居住的地方。
生:我想,应该是个美丽的地方,像画一样的地方。
生:我知道这是一句诗,写的是一个小村子吧?
师:这是一篇文章的题目,以诗句作题目,到底写的是什么呢?读读课文,检验一下你的感觉对不对!
片段二: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
师:读了课文,你觉得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生: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师:能举例说说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吗?
生:“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我从这几句话中,体会到作者很爱家乡。虽然他家的房子并不好,但是作者依然爱它,只因为这是他的家乡。可见,他爱家乡是不须任何理由的,爱它没商量!
生:课文的第一段写了家乡的美丽景色,从“清澈见底”“长长的柔软的柳枝”“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粼粼的波纹”“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等词句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爱,他把家乡写得像诗一样,像画一样,家乡在他眼里是那么美,可见他是多么地喜欢家乡。
生:对,从“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从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从这几句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爱。在他眼里,家乡的日出是美的,家乡的清风是美的,家乡的小溪、小桥、杨柳,是美的,家乡的一切都是美的。
师:一个人的出生、成长的地方,浓缩了生活的内容和感情,在他后来的回味中,会感觉一切都是美的,所以家乡的一切在作者的眼里都是美的,你们的说法有道理!其他同学还从哪里体会到了作者对家乡的爱?
生:我从课文的最后一段体会到的。“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都说明了作者对家乡的爱。他回忆的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丢野花、欣赏野花和野菌的事,都是童年时期的事,可是他记得清清楚楚,并且永远都忘不了,可见家乡给他的印象有多深,也可见作者对家乡的爱有多深!
生:……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作者的感情就是从这美美的描写中,娓娓的叙述中表达了出来。请你读读这样三组句子,体会一下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有什么特点。
出示句子:
第一组:
*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方,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第二组:
*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
第三组: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杨,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有时,它只有细细的流泉,从石头缝里穿过。
*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从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生:从第一组句子中,我发现了作者是直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
生:我也发现了,我从第二组和第三组句子中体会到,作者通过回忆一件件有趣的小事和描写家乡美好的景色来表达爱的情感。
师:你们说得对!看,感情原来可以这样表达。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我们读一读就能明白,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我们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得到。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九上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一定见过下雪的情景吧。(课件出示:雪景图片。)
2.大雪让这个世界变得这样的美,小朋友们一定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说说你们在雪地里都会做些什么?
3.小朋友们在雪地里玩得真开心,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下雪啦,下雪啦!
(生字“啦”——语气词,读轻声;并说说怎么记住它。)
(指导朗读,读出感叹号的语气;“的”读轻声。)
4.揭示课题。
看到你们这么开心,有几位小动物也想来参加,你们欢迎吗?这些小动物说了,他们可以让这美丽的雪地变得更美,因为他们都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小朋友们想知道他们是怎样在雪地里做画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欣赏他们的作品,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生书空: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自主识字。
1.这些小画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听——(师范读),其实这份礼物就藏在我们的课本中,大家快找到它,自己也来读一读。
生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次。
2.小诗里有许多生字,这可怎么办?(启发学生们说出自己惯用的、有效的识字方法。)
(1)课件出示词语,自由认读。
(2)指名读。
(3)去掉拼音读一读。
(4)说说你能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个生字?(加一加、换偏旁、找朋友等方法。)
3.小朋友,我们把拦路虎都解决了,再读一读课文。
交流:说说读了课文,你读明白了什么?
课件出示:
雪地里的小画家画了()、画了()、画了(),还画了()。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有()、有()、有(),还有()。
小鸡画(),()画(),()画(),
()画()。
三、把课文读流利。
1.生自由读。
2.齐读。
四、指导书写。
几、用、鱼
1.读一读。
2.组词。
3.说一说在书写中要注意的地方。
人教版九上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1、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
2、学生汇报。
(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出示图片)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奇)
4、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再次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纲)
⑴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⑵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
5、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三、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2、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四、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的奇观,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人教版九上语文教案篇6
课题
狐狸分奶酪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放在了让学生理解文中的狐狸究竟是怎么“帮”熊哥哥和熊弟弟分配奶酪的,帮助学生认清楚狐狸的狡猾之处。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它们三个的对话,理清脉络,体会故事的深层含义。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多音字“俩、便、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1、学生齐读课题。
2、质疑预设: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由读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
(2)根据课本上的读音读生字,多读几遍。
(3)和同学一起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检查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带注音的生字卡片,先读生字,再读课文。
(2)齐读,开火车读。
(3)赛读。
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自学生字词。
2、和同学分读课文。
3、学习生字,生字比赛。
1、我会拼写词语。
niú nǎi kāi shǐ
()()
zhēnɡ chǎo zǐ xì
()()
zháo jí yǎo zhù
()()
dì yī ɡōnɡ pínɡ
()()
2、我会读。
哥哥开始这时过来
怎么仔细公平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用时:20分钟)
1、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这篇课文写了几个人物?
(2)用自己的话讲述狐狸分奶酪的过程。
(3)启发学生思考狐狸分奶酪时的心理活动。
1、朗读课文,理解狐狸分奶酪的'过程。
2、与同学讨论下这种分奶酪的办法不妥在哪里?
3、揣摩狐狸分奶酪时的心理活动。
3、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四、巩固生字,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巩固本课所应该掌握书写的生字词。
2、布置作业。
1、学生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所得。
2、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4、选字组词。
始治
()理开()
急忘
()忙遗()教
教学反思
1、把生字认读和句子朗读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巩固了生字,也对课文中有难度的句子进行了训练。
2、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抓住字的关键笔画和间架结构是写好字的前提。因此我重点选择了“吵、咬”这两个口字旁的字,进行了细致地指导,但学生写的还是不尽如人意,对于这一类字,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巩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学习重点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与朗读能力。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词,认读。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
2、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5、 《狐狸分奶酪》这则童话故事的起因是_____,过程是_____,结果是_____。
二、精读课文。(用时:25分钟)
1、综述故事发展过程,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
2、注意在表演过程中要表现出狐狸的狡猾之处,以及熊兄弟俩的失望与生气。
1、分角色表演课文故事,注意狐狸和熊兄弟俩的动作、神态。
2、全班评议,指出不足和表演得好的地方。
6、我想对那只狐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想对熊兄弟俩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总结课文,感悟拓展。(用时:10分钟)
1、小结: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需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以及体会狐狸的狡猾之处。
2、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都没多吃一口或少吃一口,他说的对吗?想想熊兄弟俩会怎么做?
1、朗读课文。
2、想想这个故事接下来会怎样发展?与同学讨论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7、续写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语言形象生动,课堂上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大部分孩子在朗读中能有所感悟,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同时也为表演故事作了铺垫。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演故事,学生热情高涨。在课堂上,他们演得投入,仿佛已经走进了故事中。在充满情趣的课堂中,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学习童话故事的乐趣。
人教版九上语文教案6篇相关文章: